【题目】下丘脑对肾上腺的调节方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素Ⅱ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A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
B.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则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有协同作用
C.内脏神经产生的局部电流传至肾上腺髓质细胞,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与作用效果可以说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密不可分的
【答案】C
【解析】
据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其中激素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Ⅱ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即过程A为负反馈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髓质为效应器。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激素Ⅱ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A为负反馈调节,A正确;
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说明糖皮质激素能够升血糖,而胰高血糖素也具有升血糖的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有协同作用,B正确;
C、肾上腺髓质细胞属于效应器,内脏神经产生的局部电流不能直接传到肾上腺髓质细胞,而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细胞,C错误;
D、肾上腺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肾上腺素的作用效果属于体液调节,因此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与作用效果可以说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密不可分的,D正确。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下列对图1、图2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形
B. 一段时间后,两种草履虫数量均不再增长是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的限制
C. 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D. 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混匀培养液,然后随机取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在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筛选蛋白酶产量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分别将浸过不同菌株的提取液(a -e)及无菌水(f)的无菌圆纸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在37℃恒温箱中放置2-3天,结果如图1。请回答问题:
(l)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高产菌株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葡萄糖、____。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常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目的是______。
(2)a-e中蛋白酶产量最高的菌株是____(用字母回答),判断依据是____。
(3)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提取到的部分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加入pH为7.0、浓度为20mmol/L的____________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结果先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的蛋白质。
(4)质监局为了检验标有含该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质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如果实验结果是____,则说明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若用该实验来判断此酶活性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分泌的促性腺激素。E牛的性别是_________。
(3)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其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的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两个红粒亲本杂交结果如下:
(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细胞中显性基因数量越多(A与B效应相同),红色越深。F2红色按深浅依次有深红、红色、中红和淡红四种。F2中淡红小麦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R/r与A/a、B/b的位置关系如何?某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三对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第二种是三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请用已知品种(甲AABBRR、乙AABBrr、丙AAbbRR、丁aaBBRR、戊aabbrr)完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则三对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则三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不考虑交叉互换,不区分小麦粒色中红色的深浅程度,要写明表现型和具体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情况,已知11号个体为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谱图显示的个体中,最多有3个个体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B.该系谱图显示的个体中,至少有8个个体携带甲病致病基因
C.若10号个体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 其后代不可能同时患甲、乙两种病
D.11号个体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来自I中的不同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存在的某种酶,可将黄色的MTT还原为结晶状的蓝紫色甲瓒,而死细胞中此酶无活性。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40nm波长处测定溶解了甲瓒的DMSO的光吸收值(OD540值)。活细胞数量与光吸收值成正比。研究人员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离体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OD540值
B.姜黄素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C.与其它时间段相比,在48~72h间姜黄素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
D.为观察姜黄素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后续相关实验可将姜黄素处理时间限定在48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人体内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及体温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细胞D,使其分泌活动加强,则③为______素;另一方面,由位于______的血糖调节中枢调节E,使④分泌增加。在上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细胞D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至少填两种)。
(2)研究发现人体的交感神经在饥饿时也会兴奋,并且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物质能促进细胞D的分泌活动,却抑制细胞C的分泌活动,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饮食过咸会导致尿量减少,利用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并加上适当的文字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