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Ⅰ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Ⅰ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如果子代Ⅰ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分散复制.
(2)他们观测的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世代实验对照
亲代1.7241.710
子Ⅰ代1.7171.710
子Ⅱ代($\frac{1}{2}$)1.717,($\frac{1}{2}$)1.7101.710
子Ⅲ代($\frac{1}{4}$)1.717,($\frac{3}{4}$)1.7101.710
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相吻合.

分析 本题是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探究,分析实验的原理可知,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DNA分子的相对质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下端,如果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若是DNA分子的复制是分散复制,不论复制几次,离心后的条带只有一条,然后根据实验出现的条带推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解答 解:(1)与对照相比,子代I离心后能分辨出轻(位于试管下方)和重(位于试管上方)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复制后形成的2个DNA分子是1个只含14N,另一个只含15N,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DNA分子的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也可能是分散复制,但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全保留复制.
①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分散复制;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子Ⅰ代有一条带,密度介于亲代与对照组之间,子Ⅱ代有2条带,中带与轻带,比例是1:1;子Ⅲ代有2条带,中带与轻带,比例是1:3,因此可以推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①半保留复制      ②分散复制
(2)半保留复制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对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胞间连丝是一种蛋白质丝,使相邻细胞彼此连通
B.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C.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信息交流
D.激素必须与靶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乙;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甲,图中结构[1]大液泡起重要作用.([]中填标号)

(2)有丝分裂过程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器高尔基体有关.
(3)甲、乙两细胞都具有且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名称是线粒体.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如图甲细胞①③⑤,图乙细胞②④⑤.(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只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
B.分子中脱氧核糖一定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C.蓝藻、T4噬菌体、HIV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分子的多样性与其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糖原,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脂肪.
(2)物质b是氨基酸,其分子结构是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4种
(4)细胞内物质B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图示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图示生理过程的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B.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C.该图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能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
D.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D代表多糖.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它们可用图乙中的①表示的是b,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a、e.
(5)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b;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a.
(6)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对照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红色和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1为二倍体生物(卵)原细狍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为该生物处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两个细跑像.请回答下列向:

(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体现在图I的②(填序号)过程中.
(2)图1过程②中出现的基因重组类型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数量之比为4:1.
(4)图2中甲、乙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分别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5)两个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的亲本个体,后代中出现了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出现这种性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后代是由于父本(填“父本”或“母本”)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了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即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某生物小组要探究减数分裂两个阶段所占时间长短.请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完成实验.
供选材料及用具:小鼠的肝脏、睾丸、肾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选材:用小鼠睾丸作实验材料.
(2)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固定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醋酸洋红染液.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3)观察计算:①观察多个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的数目及视野中细胞的总数.
②算出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
③最后,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即可大体表示不同分裂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