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一所示,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甲图中曲线的来历是:材料培养→IAA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去除内源激素对结果的干扰.图中的二条曲线表明,IAA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植物生理现象是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重力引起的.
(3)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图二中a、b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

③实验结果: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

分析 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2、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3、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
4、分析乙图: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c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d点.

解答 解:(1)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去除内源激素对结果的干扰,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植物生理现象是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
(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
(3)本实验的目的是“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三种处理:阻断A段,阻断B段,不阻断任何部位以做对照.图二中a、b中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如图:

由于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胚芽鞘尖端,所以阻断A段后,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因而胚芽鞘直立生长;而阻断B段后,生长素能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而不作处理的对照组则弯向光源生长.
故答案为:
(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去除内源激素对结果的干扰   两重性  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合理即可)
(2)小于    重力
(3)②

③a.直立生长    b.弯向光源生长 (根据薄云母片插放的位置确定答案)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生长素浓度与作用关系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同时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B.DNA能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运输
D.细胞中的多糖不一定都能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已有少量目的基因的情况下,获取大量目的基因的最方便方法是(  )
A.聚合酶链式反应B.基因组文库法C.cDNA文库法D.化学合成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悬浮液和沉淀中的成分分别为噬菌体、细菌,原因是噬菌体密度比细菌小(细菌比噬菌体密度大).
(2)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未标记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放射性元素有32P.
(3)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同源染色体是指(  )
A.一定是形态大小相同的2条染色体B.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C.减I前期联会的2条染色体D.减I后期分离的2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田里的玉米虽长势整齐,但玉米田也有垂直结构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D.动物的分层现象取决于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及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桫椤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桫椤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样(方法)方法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等距取样法调查取样.
(2)桫椤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桫椤的这种水平结构差异是由生活环境和桫椤的生长发育不同造成的.
(3)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种群中桫椤的树龄大小,绘制成如图:

注:I:幼苗阶段;II:幼株植物;III小型植株;IV中型植株;V中大型植株; VI大型植株
①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增长型、衰退型、增长型.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幼苗阶段→幼株植物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衰退型.
③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种内斗争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竞争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总群数量变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关平板划线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迅速彻底灭菌
B.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C.除最后一次划线后以外,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曲线所示.

①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促进,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D(或F)点所对应的浓度.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的含义是生根条数(或根的长度);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为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需要设置5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