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

分析 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

解答 解:A、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垂体,A错误;
B、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但不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B错误;
C、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
D、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综合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反馈调节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是基因重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工业化生产果酒的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闭
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
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要对发酵液进行灭菌处理
D.制葡萄酒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我国水果生产发展迅速,由于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挤压,腐烂变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此有人想到用果胶酶进行果汁生产,某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方法:如图中所示的顺序进行操作.

(2)实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了相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酶的最适宜温度为35℃左右.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适当温度再度回到3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到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③图中自变量是温度,除此之外还可用D表示.
A.酶的浓度    B.苹果泥的量      C.水的加入量  D.pH
④图中的纵坐标还可用果汁的体积来表示.由此可知,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果汁的体积或澄清度(指标)来表示该酶的催化效率.
(3)实验小组改变了实验条件后重复做实验,得到曲线乙,苹果汁的澄清度最高点对应的横坐标是同一位置的原因是同种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4)步骤b中在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前,将两者分装在不同试管中,恒温的目的是酶和底物处于相同的温度.
(5)目前使用的酶都是一次性的,某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酶的设备,他们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使用完后经过简单处理,这些酶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酶叫固定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请根裾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l的基因型为aaXBXb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frac{7}{32}$.
(4)若Ⅱ-2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Xb、Y、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
B.采用从多对相对性状到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C.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④为感受器,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2)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4 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增多.
(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C处(填箭头旁字母).
(4)E、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0次偏转,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刺激B点时,B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点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电位差).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E,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F处,刺激E,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就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
C.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然后每隔l小时测定一次血糖舍量,将结果绘成如图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糖尿病患者
B.曲线a在l~2小时下降主要是血糖含成糖元所致
C.曲线b代表正常人
D.曲线b在2小时后下降主要是血糖加速分解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