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以下是花药培养和细菌培养的基本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材时,确定花药中花粉的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细菌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
(2)材料消毒时,用酒精和氢化汞溶液对花蕾处理后均需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 ;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在接种过程中,对接种环和镊子等金属器具进行灭菌的方法是 。
(3)在花药培养过程中,花粉可经过愈伤组织产生丛芽生根后发育成植株,还可经过 途径发育成植株;花药各阶段的培养基组分差异通常比细菌各代培养基的组分差异 (填“大”或“小”)。
(4)花药培养的目的是获得花粉植株,用于 ;细菌培养过程中,使用选择培养基的目的是 。
【答案】(1)醋酸洋红法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终止消毒液对细胞的伤害 高压蒸汽灭菌 灼烧灭菌
(3)胚状体 大
(4)单倍体育种 筛选菌种
【解析】
试题分析:(1)确定花药中花粉的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细菌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材料消毒时,用酒精和氢化汞溶液对花蕾处理后,为了终止消毒液对细胞的伤害,均需用无菌水冲洗。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接种过程中,采用灼烧灭菌的方法,对接种环和镊子等金属器具进行灭菌。
(3)在花药培养过程中,花粉可经过愈伤组织产生丛芽生根后发育成植株,还可经过胚状体途径发育成植株;花药各阶段的培养基组分差异通常比细菌各代培养基的组分差异大。
(4)花药培养获得的花粉植株为单倍体,可用于单倍体育种。细菌培养过程中,可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足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 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也消耗ATP
C.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 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分解为CO2和H2O
B. 有氧呼吸过程中,O2和H2O的利用不在同一阶段
C. 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
D. 等质量脂肪和糖类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与吸收O2的比值前者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B. 碳是组成核酸的基本骨架
C. 蓝藻在细胞质中合成淀粉
D. 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高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
A.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 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 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 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诺贝尔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下列有关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观察埃博拉病毒中核糖体的分布
B.能观察受体在神经突触中的分布
C.可捕捉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过程
D.可追踪受精卵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00多年前,位于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卡巴森林是美国最美丽的森林之一,大约有1000多只鹿生活在松林、云杉和冷杉林中,印第安人每到秋天就要狩猎这些鹿,他们的吃和穿全靠这些鹿。1906年该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奖励捕杀狼、豹、山狗等肉食性野兽。这个方案初期非常成功,到1925年鹿群增长到约1000000只,但是到了1930年鹿群下降到月25000只,到了1942年只剩下约8000只成活,森林已经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鹿群不喜食的野草和灌木。
(1)人们在对鹿群种群密度调查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法。对调查数据分析,100多年前鹿种群数量变化还处于波动状态,而人为大量捕杀狼、豹、山狗等肉食性野兽后,鹿群数量大量增长后又急剧下降,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而人类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改变其 和_____。
(3)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无限的。
(4)绘制鹿种群的能量去向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