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玉米体内的D与d、S与s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DDSS:2DDSs:1DDss:1DdSS:2DdSs:1Ddss.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先看后代的基因型1DDSS:2DDSs:lDDss:lDdSS:2DdSs:lDdss,则DD:Dd=4:4=1:1;SS:Ss:ss=2:4:2=1:2:1,可以推测出亲本应是DD×Dd和Ss×Ss;因此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DDSs×DdSs.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请分析回答:
(1)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
 
,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杂合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
 
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三体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
B、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农田可能演替成森林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黄杉的三个种群龄级(以胸径的大小表示)的取样调查图.其中种群A为自然状态,种群B、C受到了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据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人为干扰对B、C种群各龄级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B、种群A中低龄级黄杉个体数量大于种群B
C、种群B中高龄级的黄杉被采伐有利于低龄级黄杉的生长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量锐减,导致其垂直结构的层次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如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顺序是(  )
A、甲=丙>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都能合成蛋白质
B、细胞的功能主要由细胞膜上的特定物质决定
C、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D、性腺的内分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比较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
B、丙图内发生了基因重组
C、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
D、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种动物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天敌减少或食物增多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达不到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的两条性染色体(X、Y)形态、大小差异很大,但它们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以下叙述中不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从来源看,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方,Y染色体来自其父方
B、从形态结构看,二者虽然差别很大,但却存在着同源区段
C、从功能看,二者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只携带与性别相关的基因
D、从减数分裂中行为看,二者能联会、分离,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