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S型肺炎双球菌有不同的亚型,其主要区别在于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格里菲思将S -Ⅲ型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从中分离出R -Ⅱ型菌。由此判断,R -Ⅱ型菌的出现是 的结果。

(2)格里菲思又利用S型菌和R型菌做了如下实验:

对上述现象的正确解释是R -Ⅱ型菌从 中获得了 ,导致细菌转化,从而恢复了形成荚膜的能力。

(3)在格里菲思所做实验基础上,艾弗里设计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图所示)。在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思路是,首先从 ____________,

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弗里所做的实验中,设置1~5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 。5、6组实验结果说明 。

(5)在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中,灭活S -Ⅲ型菌的加热温度是60℃~65℃。在此温度条件下,DNA失活是因为DNA分子发生 ;但当恢复至适宜温度后,DNA分子又会 ,保持其遗传特性。

 

(1)基因突变

(2)S -Ⅲ型菌 某种物质(转化因子)

(3)S -Ⅲ型菌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各种成分

分别与R -Ⅱ型菌混合培养 其后代是否有S -Ⅲ型菌(菌落)出现

(4)相互对照 S -Ⅲ型菌的DNA是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DNA结构必须保持完整才能行使遗传功能(或DNA结构被破坏会失去遗传功能)

(5)变性(或解旋) 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

【解析】(1)S -Ⅲ型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后分离出R-Ⅱ型菌,说明特殊条件引起了遗传物质变化,发生了基因突变。

(2)加热杀死的S -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感染小鼠后,出现了能形成荚膜的S -Ⅲ型菌,说明加热杀死的S -Ⅲ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3)艾弗里设计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最关键的思路是把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起作用,以对照说明遗传物质的成分。分开的操作应是分离出各种成分,以保证不相互影响。

(4)用各种物质单独做实验,目的是相互对照,通过实验结果相互对照说明遗传物质的成分。

(5)DNA之所以能成为转化因子,原因就是高温解旋后,低温下能恢复,仍能保持其遗传特性。而蛋白质高温变性后不能再恢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3(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已经证明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以下是遗传密码破译过程的几个阶段。

(1)根据理论推测,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构成 种排列方式,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 种。

(2)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建立了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苯丙氨酸(UUU)。具体的做法是在代表“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的20支试管中各加入作为模板(mRNA)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即只由U组成的mRNA),再向2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0种氨基酸中的1种,结果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肽链。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中除了加入全套必要的酶系统、tRNA、人工合成的mRNA和氨基酸外,还需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后,又有科学家用C、U 2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作为模板,检验1个密码子是否含有3个碱基。假设密码子是连续翻译的:

①假如1个密码子中含有2个或4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应由_____

种氨基酸组成。

②假如1个密码子中含有3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应由 种氨基酸组成。

(4)此后又有科学家用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位的重复序列,最终破译了全部密码子,包括终止密码子。下表是部分实验:

实验序号

重复的mRNA

生成的多肽所含氨基酸种类

1

(UC)n

丝氨酸、亮氨酸

2

(UUC)n

苯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

3

(UUAC)n

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说明:表中(UC)n表示“UCUCUCUCUCUC……”这样的重复mRNA序列。

请分析上表后推测下列氨基酸的密码子:亮氨酸为 、 ;丝氨酸为 ;苯丙氨酸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A ( )

A.19% B.21% C.23% D.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让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

甲×丁 乙×丙 乙×丁

↓ ↓ ↓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

长翅白眼 长翅白眼、残翅白眼

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甲为BbXAY B.乙为BbXaY

C.丙为BBXAXA D.丁为bbXAX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 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 条。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 ,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

(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段,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 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

A.1/2 B.5/8 C.1/4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