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丁交配和甲、丙交配的后代都全为黑毛兔,乙、丁交配和乙、丙交配的后代中都有褐毛兔,问:
(1)上述交配组合中,可用于实验判断毛色显、隐性的是甲与丁、乙与丙,判断结果为黑毛对褐毛为显性.
(2)为了鉴定甲、丙交配的后代中黑毛个体遗传因子组成,让其与异性的褐毛个体多次测交.如果后代出现褐毛个体,则可确定为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
(3)请用遗传图解推导说明乙、丁交配产生后代的过程.

(要求:有配子的产生过程、亲代和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表现类型,符号规范)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解答 解:(1)由于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甲、丁交配和甲、丙交配的后代都全为黑毛兔,乙、丁交配和乙、丙交配的后代中都有褐毛兔,所以甲与丁、乙与丙交配组合可用于实验判断毛色显、隐性,且黑毛对褐毛为显性.
(2)为了鉴定甲、丙交配的后代中黑毛个体遗传因子组成,让其与异性的褐毛个体多次测交.如果后代出现褐毛个体,则可确定为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
(3)乙、丁交配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甲与丁、乙与丙    黑毛对褐毛为显性          
(2)异性的褐毛   褐毛个体
(3)

注意:图解中要有配子的产生过程、亲代和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表现类型

点评 分析题干信息,甲、乙、丙、丁的性状和性别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基因分离定律的掌握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学校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影响,研究者将月季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并对插条分别进行了两种激素不同浓度下的相关实验处理.实验处理及生根数记录在如表中,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柱形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激素浓度(μmol/L)   0   1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
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
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5.13.8  3  2 0.8  0.3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作对照实验(对照).
(2)据图表推测,激素类似物甲的最适浓度在10-50umol/L范围.
(3)当激素类似物甲的浓度为150μmol/L时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是不促进也不抑制.当激素类似物乙的浓度为100μmol/L时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是抑制,判断的理由是该浓度下插枝的生根数比浓度为0(或蒸馏水)时的生根数少.当浓度为10umol/L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关系是相互拮抗.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小.
(5)上述实验所用激素类似物甲、乙的浓度范围是通过正式实验之前的预实验来确定的,该过程的目的是进一步摸索实验条件,也可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和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2)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3)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共有 种基因型,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多细胞生物体内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得生物体内各细胞间保持了功能的协调.以下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可以不需要受体的参与,也不一定需要信息分子参与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体现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氧气到达组织细胞,也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D.各细胞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信息的交流,也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准确的是(  )
A.每一对相对性状的F2分离比都为3:1,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F1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自由组合
C.F1产生雌雄两种配子,数量相等,随机结合,形成4种合子
D.F2中有16种基因型,9种表现型和4种重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如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

(1)该化合物分子中有4个肽键,由4种氨基酸缩合而成,脱4个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是五肽.
(2)该化合物含有3个羧基和2个氨基.
(3)该化合物进行水解,需要4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池塘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缓解了种间斗争
C.其层次性主要由水分决定D.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科研组在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时发现,该草原主要的生产者群体是草本植物,消费者除了人工放牧的多种家畜外,还有大量野生动物,图甲表示该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F营养级的示意图(a、b、c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的是分解者;图中缺少的箭头是C→A(用图中字母表示).
(2)科研组计划调查该草原中田鼠种群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3)图乙中能量a是指F的同化量,发生c1生理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4)在该生态系统中,D和F的行为活动互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F与跑得快的D得以生存,这种共同进化现象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中,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茎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