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有细胞分化现象
B.人体衰老的细胞自由水含量增加,细胞核体积增大
C.人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衰老细胞的清除,都需要通过细胞凋亡实现
D.细胞的癌变、衰老都是基因程序性突变的结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脱落酸通过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脱落 | |
B. |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 |
C. |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但不能疏花疏果 | |
D. |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合成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有所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只依赖于神经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 | F1 |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 胃蛋白酶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消化道
C. 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肺泡上皮细胞
D.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结业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振荡后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 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③从资料可知,二氯二乙胺发生抑制癌细胞作用的时间是癌细胞分裂的 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只鸟生存需要100m2的取食范围,那么一条蛇生存,至少需要500 m2的取食范围
B. 此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C.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已有成分外,还需要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大肠杆菌 | B. | 一种青霉菌 | C. | 枯草芽孢杆菌 | D.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