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缘故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下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D.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市高一上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糖尿病是由血糖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由 细胞合成和分泌。
(2)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图1中的a、b作用的结果又会分别影响a、b的分泌,属于__________ 调节。a、b在血糖调节中功能不同,具有 作用。
(3)Ⅰ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激素A是______________。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合成受阻,激素A、B含量升高。由此可能引发 (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 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 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 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 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小泡内的递质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纤维蛋白原、抗体、激素、H2O
C.氨基酸、Ca2+、膜上载体
D.Na+、HPO42-、葡萄糖、过氧化氢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种单位组成。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