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种群Ⅲ为衰退型 | |
B. | 种群Ⅱ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等 | |
C. | 种群Ⅲ在早期死亡率极低,绝大多数个体能活到一定年龄后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 |
D. | 种群Ⅰ在生命早期的死亡率极高,一旦活到某一年龄后,死亡率就变得低而且稳定 |
分析 1、据图分析,曲线Ⅰ在生命早期的死亡率极高,一旦活到某一年龄后,死亡率就变得低;种群Ⅱ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Ⅲ在早期死亡率极低,绝大多数个体能活到一定年龄后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2、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个体变化占群体总数的比例.
3、通过种群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亡率无法判断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由出生率、死亡率的差值可判断年龄组成类型.
解答 解:A、通过图示不能判断种群Ⅲ的年龄组成,图示信息是不同年龄的存活状况,而不知道其各年龄阶段的个体数占群体总数的比例,无法判断种群Ⅲ是否为为衰退型,A错误;
B、种群Ⅱ在各时期存活个数(相对值)的减少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死亡率基本相等,B正确;
C、种群Ⅲ在一定年龄阶段前死亡的个体数不多,即存活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而到了一定年龄时死亡率快速上升,C正确;
D、死亡率是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所以种群Ⅰ的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死亡率较高,而在某一年龄后存活个体的数量变化较小,所以死亡率也较低,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特征中的死亡率和年龄组成的相关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 |
B. | 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 |
C. | 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 |
D. | 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估计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植物 | 除草剂浓度 | ||||
0% | 0.025% | 0.05% | 0.1% | 0.2% | |
玉米 | 100% | 100% | 94.1% | 88.2% | 58.8% |
大豆 | 94.1% | 88.2% | 82.4% | 82.4% | 0% |
高粱 | 94.1% | 88.2% | 82.4% | 52.9%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福建三明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桉601药刚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好;几年后,疗效渐渐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成分 | 含量 |
NaCl | 6.5 |
KCl | 0.14 |
CaCl2 | 0.12 |
NaHCO3 | 0.2 |
NaH2PO4 | 0.01 |
葡萄糖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②④⑤ | C. | ②⑥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大分子B的结构通常是双链结构 | |
B. | 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 | |
C. | 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连接也要脱去一个分子H2O | |
D. |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