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④表示某处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③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②③④

C.④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等

D.细胞正常生活需要③中pH、渗透压、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细胞内液,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④血浆,②③④组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A、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即图中是①,A错误;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即图中的②③,B错误;

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血浆的组成成分,C错误;

D、③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④表示激素,⑤表示免疫活性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是通过①③的反馈调节实现的

B.下丘脑和垂体细胞上有②作用的受体

C.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维持体温平衡的过程中,②和④起拮抗作用

D.图中⑤代表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用豌豆进行两组杂交实验,亲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实验___可判断出豌豆高茎与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

2)在实验一中,子代同时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作______,其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实验二中,F1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____,它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

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塑料桶中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_____(填配子或个体)

5)该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中基因的________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①②③代表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abcd所代表的物质正确的有(

A.aO2B.bH2C.cCO2D.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B.2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不会引起③中pH发生很大变化

C.3内渗透压上升会引起组织水肿

D.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个抗盐基因SOSISOS2SOS3导入玉米,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植株(三个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如图表示三个基因随机整合的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比例最小的是

A. B. C. D. 三者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下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2)健康人构成胰腺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分泌不同的物质,如:消化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能进入血液;______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3)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

II)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4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图回答:

1)首次注射过程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号家兔。

2)在正常机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________细胞合成的。

3)二次注射后,③号家兔低血糖症状缓解的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号家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分别是(

A.增长型、稳定性、衰退型B.稳定型、增长型、衰退型

C.衰退型、稳定型、增长型D.稳定型、衰退型、增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