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低温储藏可以诱导种子萌发,为研究这一现象内在原因,进行了系列研究,根据图1、图2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随着低温储藏时间持续,种子内的赤霉素相对含量变化如图1,有人以为通过图1可得出:低温通过促进种子内赤霉素的增加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可有人认为该研究结果不足以支持上述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分别用外源赤霉素、赤霉素加6-甲基嘌呤(mRNA合成的抑制剂)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2。该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针对该实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继续研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机制时发现:胞内增加能诱导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如下图3

综合上述(1)(2)实验结论并结合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机制,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低温储藏诱导种子萌发的一种可能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结果只能说明低温储藏与赤霉素的增长具有相关性,但不能说明赤霉素与种子萌发之间的相关性。(低温-赤霉素-种子这个关系链条中,只能证明前面部分) 6-甲基嘌呤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内α一淀粉酶含量增加 赤霉素为什么能促进α一淀粉酶含量增加? 低温储藏通过使得种子内赤霉素含量增加,当赤霉素与赤霉素受体结合,使得通道蛋白运输进入细胞,诱导种子α-淀粉酶合成,使得淀粉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种子萌发

【解析】

1、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也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分析图1:低温储存种子的时间增加,种子内部赤霉素含量的相对值升高;分析图2,加入6-甲基嘌呤(mRNA合成的抑制剂)后,种子内部α—淀粉酶的含量低于不加6-甲基嘌呤的组,说明赤霉素能调节mRNA的合成来调节α—淀粉酶的合成;分析图3:当赤霉素与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诱导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打开,钙离子进入细胞诱导种子α-淀粉酶合成。

1)图1显示低温储存种子的时间增加,种子内部赤霉素含量的相对值升高,说明低温储存种子的时间与种子内部赤霉素含量具有相关性,没有数据说明赤霉素含量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所以不能获得“低温通过促进种子内赤霉素的增加而促进种子的萌发”的结论。

2)研究人员分别用外源赤霉素、赤霉素加6-甲基嘌呤(mRNA合成的抑制剂)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6-甲基嘌呤,因变量是细胞内α一淀粉酶的含量。图2显示,只施加外源赤霉素的一组,随着低温储藏种子的时间增加,α—淀粉酶的含量一直增加;施加赤霉素加6-甲基嘌呤的一组,随着低温储藏种子时间的增加,α一淀粉酶的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两者对照,说明赤霉素能促进种子内α一淀粉酶含量增加。针对该实验结果,为探究原因,可以提出“赤霉素为什么能促进α一淀粉酶含量增加?” 的问题,再做出合理假设,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并获得相应结论。

3)图1获得的结论是低温诱导会增加种子中的赤霉素含量;图2获得的结论是赤霉素会导致种子中α一淀粉酶含量增加;图3信息显示赤霉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开放,钙离子进入细胞,诱导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钙离子、α一淀粉酶含量三者与低温储藏诱导种子萌发的机制可能是:低温储藏使得种子内赤霉素含量增加,当赤霉素与细胞膜上赤霉素受体结合后,使得Ca2+ 通道蛋白打开,运输Ca2+ 进入细胞,诱导种子α一淀粉酶合成,使得淀粉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促进种子的萌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农田退耕后,经历“草→灌木→树林”的演替过程,下图表示该地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演替案例中,最早出现的草本植物是____________(填“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研究者拟采用样方法调在当地某片退耕农田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因此常用_____________法选取样方。

2)调查发现,某一时期鹰捕食鼠较捕食蛇和兔的多,根据收割理论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推测,鹰的捕食特点是_____________

3)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鹰的食物结构中蛇由占1/5减少为占1/10,则鹰的种群数量约为原来的_____________倍。(其他条件不变,能量传递效率均按10%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图中曲线所示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OP段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B.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

C.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时增加酶量可使曲线上升

D.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可使P点向左下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等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动物的体色有白色和黑色两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该动物黑色个体内黑色素必须在①②③三种酶的催化下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其他个体体色均表现为白色,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品种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白色品种的基因型有____种。

2)现有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两种纯种白色个体若干只,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步骤Ⅰ:用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两个品种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F1

步骤Ⅱ:让F1随机交配得F2

步骤Ⅲ:让F2黑色个体随机交配,筛选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

若有白色子代出现,则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F1个体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3)有人认为以上设计方案不合理,请用简要文字说明改进方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异花传粉植物,其花色有紫花与白花两种类型。取多株紫花植株自交,将对应亲本归为ABC三组,分别统计子代性状及比例(子代数量足够多),发现有下表所示三种情况。请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紫花:白花

A

97

B

31

C

10

1)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定律。

2A组自交后代,白花植株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B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现使B白花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紫花:白花=11,则亲本B组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探明亲本B组的两种基因型的比例,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种溶液的浓度大于甲种溶液的浓度

B. 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 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D. 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题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是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性遗传病。

3 II8是杂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__II6II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为降低II9婚后子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以通过_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与预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图1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径,图2表示进行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CO2后的大棚内玉米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卡尔文循环离不开光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当环境中光照增强,温度过高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15时以后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17时与15时相比,自然种植大棚内玉米植株C5的合成速率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图2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CO2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时左右,两个大棚同时通风的时间是______时左右。

3)已知水稻没有“CO2这种机制,但随着胞间CO2浓度的升高,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变化,而水稻的光合速率可以逐渐上升。请从暗反应中酶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