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的能量的最终源头.外界能量输入细胞,并为细胞所利用,都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甲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化学物质.根据你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3和4(用图中数字表示),CO2由2过程产生到5过程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2)有氧呼吸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在图中可以用1、2、3(用图中数字表示)表示,A表示丙酮酸(或C3H4O3),C表示ADP和Pi.
(3)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0℃.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3.5倍.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
(4)已经知道植物的种子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用具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I.材料用具: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II.实验课题: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III.方法步骤: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表面消毒过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甲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乙组置于黑暗环境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并分析其差异程度.
IV.预测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略)

分析 分析图1,①代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代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④代表光反应,⑤代表暗反应;A代表丙酮酸,B表示[H],C代表ADP,D代表[H]和ATP.分析图2,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代表净光合作用量,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量.

解答 解:(1)甲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线粒体基质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④表示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⑤表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可见,其中③和④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CO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要穿过4层膜(双层线粒体膜+双层叶绿体膜).
(2)由以上分析可知,有氧呼吸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在图中可以用1、2、3表示,其中A表示丙酮酸(或C3H4O3),C表示ADP和Pi.
(3)乙图中,黑暗中释放CO2的量表示呼吸速率,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净光合速率,而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0℃.在15℃时,呼吸作用速率为1,净光合速率为2.5,则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3.5,因此光合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3.5倍.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则一天中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白天12小时的净光合速率-夜间12小时的呼吸速率,代入图中数据可知,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
(4)由实验目的可得实验课题,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故实验自变量为有无光照,因变量为种子的萌发率,而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故可得实验步骤为: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③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并分析其差异程度.
故答案为:
(1)3和4     4层       
(2)1、2、3     丙酮酸(或C3H4O3)     ADP和Pi
(3)30    3.5    20    
(4)II.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III.①等量(表面消毒过的)种子    ②相同且适宜  ③萌发率(发芽率)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图中表示的各种生命活动的详细过程;其次,据图写出各字母(或数字)代表的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第三,要善于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内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病毒一定没有细胞结构;
④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⑤酶的化学成分一定是蛋白质;
⑥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牙珐琅质发育不良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中男性患病,女性正常,所生子女中:所有的女儿均患病,所有儿子均正常.可以确定该种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
A.Y染色体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显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继哺乳动物乳腺发生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发生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养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通常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2)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受精卵(细胞)中,原因是受精卵的全能性高.
(3)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膀胱上皮细胞中特异表达,所以一般在基因表达载体中插入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另外该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含有:
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人工种子的获得
C.抗虫棉的培育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肽键个数以及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的氨基和羧基分别为(  )
A.100、100、2、2B.98、98、1、1C.98、98、2、2D.99、99、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组;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④A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和液体石蜡油,B瓶中进入与A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C瓶中进入与A等量的蒸馏水;
⑤3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候观察并记录3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探究酵母菌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加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1为研究人员设计的实验装置,实验数据通过传感器感应,再通过电脑显示60分钟烧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数据(图2).测量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光照强度有变化.

(1)在最初的22分钟内有稳定强度的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是光照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吸收二氧化碳所致.
(2)假设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全部是葡萄糖,容器的体积为0.35L,则60分钟内,该绿色植物葡萄糖增加298.3mg(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