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假设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核DNA的变化曲线.
(2)图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曲线②,图中表示核DNA含量变化的是曲线①;
(3)处于D点的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E~F段的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4)BC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DE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二极分成二个细胞,FG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细胞的DNA和染色体分裂结束均发生减半,因此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其中曲线①表示DNA数目变化,曲线②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

解答 解:(1)由于在分裂结束后,细胞的DNA和染色体均发生减半,所以图中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核DNA的变化曲线.
(2)DNA分子加倍发生在间期,而DNA的暂时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图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曲线②,图中表示核DNA含量变化的是曲线①.
(3)CD为雄性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处于D点的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4)图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而FG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故答案为:
(1)减数
(2)曲线②曲线①
(3)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4)DNA分子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二极分成二个细胞     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趋势,识记减数分裂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则无此现象
B.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等
C.动物细胞分裂时中心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并于分裂期进行均匀分配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 I、BamH I、Mbo I、Sma 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以下错误的是(  )
A.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碱基之间依次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B.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平末端,其产物长度为537bp、790bp和661bp
C.将质粒和目的基因D用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应选用的限制酶是BamH I
D.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I完全切割,产物中有5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南极地区在研究全球变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此区中的大气、冰、海洋和生物通过生物地化循环、深层大洋环流、大气环流、能量的输运同地球的其它地方发生着联系,从而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自1985年2月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建立长城站以来,我国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了10多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图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微生物和贼鸥
(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念珠藻固定太阳能开始,次级消费者是企鹅、海豹、黑背鸥、贼鸥(生物名称),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3)科学工作者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使用标志重捕法
(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其中正确的是A

(5)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性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175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
(1)请在如图3中试用箭头表示图Ⅰ中A、B、C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
(2)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甲下丘脑,乙垂体;激素X、Y的分别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激素.
(3)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血液中X、Y激素(用图中字母回答)的含量会升高,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B.成熟生物体可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C.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减小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丙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反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 )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 )图 3 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5小时,8处的胰高血糖素(激素)浓度大于10处.
(4 )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文明病”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动物的消化液中含有蔗糖酶,能专一催化1mol蔗糖分解为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某科研小组从动物体内得到该酶后,在蔗糖起始浓度为10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物果糖浓度随时间变化进行研究(酶浓度固定),结果见图.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蔗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A”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蔗糖酶的浓度增加50%或升高反应温度5℃,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果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B”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C”标注温度升高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B酶量增加50%,酶催化反应速率相应提高,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减少;
C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催化反应速率下降,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