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 氮 B. 氢 C. 氧 D. 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科学工作者Mirkov发现菠菜细胞中有一种毒蛋白能攻击很多细菌和真菌,欲培育产生毒蛋白抵抗柑橘青果病的柑橘新品种,其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1)柑橘茎段芽的芽尖细胞通过MS培养基培养出愈伤组织的过程叫做_____.
(2)利用某一时期菠菜体细胞内形成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互补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受体菌群中,这些受体菌群被称为菠菜的_____;要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菠菜的毒蛋白基因可利用PCR技术,该技术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____三步.如果开始的毒蛋白基因只有一个,第n次循环需要引物_____对.
(3)重组的Ti质粒上除了菠菜的毒蛋白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需要有_____等.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___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柑橘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导入成功的受体细胞,该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_____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A. 甲为,乙为 B. 甲为,乙为
C. 甲为,乙为 D. 甲为,乙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如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 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 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 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 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男孩,这个男孩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这是由于该对夫妇中的一方在形成配子时出现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可能发生在( )
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B.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C.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的
B.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以高茎与矮茎豌豆做亲本,进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出现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
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 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 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图2中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获能的过程,才能与达到__________期的卵子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__________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以上技术是在_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完成的。
⑶ 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的阶段,该阶段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中的细胞器膜
B. 甲中产生的O2若被乙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C. 乙中的[H]可能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也可能来自于图甲
D. 甲、乙中的生化反应是不同的,所以由不同的酶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