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身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内环境的稳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图中表示的就是内环境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机制,如果①表示免疫系统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淋巴因子;如果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促甲状腺激素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两种激素的调节;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的.
解答: 解:A、抗体和淋巴因子属于重要的免疫物质,故A正确;
B、内环境受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故B正确;
C、控制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应该是躯体运动神经,故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调节机制的理解,要求学生对神经、体液、免疫三方面的调节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属于应用水平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
VaVb2000
VaVa50120
VbVc100200
VcVc15050
VaVc10080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
 
变小.
如图所示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
A、一种细胞器B、保护结构
C、分泌物D、突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细胞结构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时间/min317117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B、高尔基体膜内向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相连
C、高尔基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高的动脉血压引起降压反射.发生降压反射时(  )
A、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
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C、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
D、依靠正反馈调节使血压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
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无拟核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2)卷刚毛弯翅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
Ⅰ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