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离体的动物体细胞却没有发育成动物的成熟个体,原因是
A.动物细胞内没有成套的遗传物质
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动物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受到限制,分化潜能变弱
C.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太小
D.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低于植物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
B. | 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4种基因型的成熟生殖细胞 | |
C. | 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 | |
D. | 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 |
B. | 决定密码子的核苷酸发生改变,其编码的氨基酸也随之发生改变 | |
C. |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
D. |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己经死亡 | |
B. | 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 |
C. | 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 |
D. |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武汉钢铁集团第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于精细胞变形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C.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细胞内的中心体和其他物质浓缩为原生质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武汉钢铁集团第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B.玉米种子培育出完整植株
C.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脱分化成愈伤组织
D.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武汉钢铁集团第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沙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I、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 。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 。
(3)从甲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
(4)根据甲图中的表格判断:[Ⅲ]为 (填名称),其携带的氨基酸是 。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5)用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
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 (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乙图为甲图中①过程,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图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沙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下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 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 。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 ,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置成 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 , 。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 ,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