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在人类研发癌症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后的HPV疫苗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当相同的HPV再次进入机体时,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免疫调节,是因为该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了如下接种实验。

1步:接种前,根据__________的特性进行检测,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PV。根据检出HPV的情况,分为未检出HPV两组,检出HPV两组;

2步:将分别接种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的针剂);分别接种_______________

3步: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总人数

8000

8000

1181

1179

癌前病变人数

83

5

118

117

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组,由此可推测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组,说明接种该疫苗后,可产生应的抗体,从而对HPV具有抵抗力。

③某同学认为感染HPV后,再注射该种疫苗,依然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实验结果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特异性受体 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 HPV疫苗 感染HPV 不同意,实验结果显示组癌前病变的比例与组无明显差异,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解析】

(1)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后的HPV疫苗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当相同的HPV再次进入机体时,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免疫调节,是因为该细胞膜上具有特异性受体。

(2)第1步:接种前,根据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进行检测,能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PV。

第2步:将A1、B1分别接种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的针剂);A2 、B2分别接种HPV疫苗;

①A1、B1组的单一变量是是否感染HPV,A1组未感染HPV ,B1组感染了HPV,故A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B1组,是由于B1组感染了HPV所致,由此可推测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是感染HPV。

②A1、A2组的单一变量是否接种HPV疫苗,A1组未接种疫苗,A2组接种了HPV疫苗,故A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2组,是由于A1组未接种疫苗所致,说明接种该疫苗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HPV具有抵抗力。

③实验结果显示B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与B2组无明显差异,说明感染HPV后,再注射该种疫苗,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故不同意的理由是:实验结果显示B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与B2组无明显差异,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表示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

B.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

C.丁区域的膜电位处于图B中的①

D.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电位可能处于③→④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 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大鼠生殖的调控。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信号到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

II 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4)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5)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____

6)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___(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_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__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甲和生长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其结果如图所示。在图示浓度范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的时间短

B.插条不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也能生根

C.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 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 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培养基的配制与培养是微生物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图1所示的是制备固体培养基时的实验操作步 骤之一,一般称为______________。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在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_______灭菌,灭菌是否彻底或是否被污染需要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从自然菌样中筛选理想菌种的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环境采集。

3)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4)图2和图3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获得图2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获得图3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1患甲病(A-a),2患乙病(B-b)。已知3号不携带这两种病的正常基因。

1)如果只考虑甲病,I-1的基因型_____;如果只考虑乙病,I-1I-2生出与II-5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II-4号的基因型可以用下列图中的________表示。

II-4号在形成卵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形成的卵子与精子结合后生出了III-9,请在答题纸上画出与此卵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图(标明基因位置)。_______

3III-13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______(高于/等于/小于)不患病的概率,原因是__________

4)若II-3II-4生出与III-10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m,则他们生出与III-12表现型相同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