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三十烷醇的浓度,实验中设有空白对照
B.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5 ppm的三十烷醇对茶树插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C.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8~l2 ppm的浓度范围增设实验组即可
D.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可采用浸泡法或沽蘸法,二者相比,浸泡法所用溶液浓度高,所需处理时间长

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信息“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三十烷醇的浓度,从曲线图可知,实验中设置了两种对照方式: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作为相互对照,A项正确;在曲线图中,用15 ppm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处理的插条,其生根数较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多,说明此浓度的三十烷醇仍然具有促进作用,B项错误;若要探究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8~15 ppm的浓度范围增加实验组,C项错误;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需要的溶液浓度较低,且处理的时间较长,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设计及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的大肠杆菌,经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菌落,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B.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C.系列稀释时,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D.由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A.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B.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C.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个,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人类的色盲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出现
④高产青霉素菌株  ⑤小麦的矮杆抗病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C.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2N)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部分染色体),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B.图中细胞内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其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一定是BB
D.正常情况下,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所示概念的从属关系相符合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