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表示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大小在某外界溶液中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示意图(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溶液不可能是蔗糖溶液B.ac段液泡体积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C.曲线cd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a~c段细胞的相对值减少,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c~d段细胞的相对值增加,细胞吸水,发生直壁分离的复原,d~e段细胞的相对值大于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但是因为细胞壁的存在,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加。

A、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故外界溶液不可能是蔗糖溶液,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c段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故液泡体积变小,颜色逐渐变深,B正确;

C、曲线c~d段,由于外界溶液中的溶质不断被吸收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但在该过程中由于吸水使得细胞内外浓度差逐渐缩小,故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小,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没有人为再次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信息,故可推知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和图2分别表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作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兴奋性突触传递兴奋时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从“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

C. 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后膜上“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性质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D. 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B.DNA分子复制时先全部解开螺旋,打开氢键,然后再开始复制

C.DNA聚合酶促进碱基之间氢键形成

D.因为DNA分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二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A中能量为m,B中能量为n,鼠的天敌同化的能量为p,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发现其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等位基因A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控制相对性状B.碱基序列不同

C.只有A具有遗传效应D.可能会发生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 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和施旺

B.沃森和克里克

C.孟德尔和摩尔根

D.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虎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物科技工作者对某种群的值(表示庐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后绘制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从开始研究到第5年间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先不变后下降

B. 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率木变,呈“J”型增长

C. 第10年的X值是0.5,因此第10年该种群的数量是第9年的一半

D.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种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生殖器官中一些细胞的分裂模式图。下列对这三个细胞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都是AaBb

B.乙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和8个核DNA分子

C.可通过染色体行为判断甲、丙细胞所处时期

D.乙细胞一定是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一定是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