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下列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
B、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需要②提供能量
C、以上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D、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
分析:1.分析图可知,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
2.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具有双膜结构,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3.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双层膜结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5.高尔基体是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解答: 解:A、叶绿体存在于真核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细胞中,故A错误;
B、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错误;
C、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无膜,故C错误;
D、内质网边缘出芽生成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中,和高尔基体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细胞器的形态,识别出各结构的名称.根据各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AD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8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2中吸收的光能通过ATP和NADPH传递到有机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基因频率为(  )
A、13.2%B、5%
C、14%D、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键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49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51个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变化
B、基因频率改变则生物发生进化,生物进化则基因频率一定改变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
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如图所示的假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B、假说乙认为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
C、假说甲说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隔离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
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X Y Z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
 
,再置于热水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