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 | NaNO3 | K2HPO4 | FeSO4 | MgSO4.7H2O | 琼脂 | C6H12O6 | H2O | 青霉素 |
含量 | 3g | 1g | 0.01g | 0.5g | 15g | 30g | 1000mL | 0.1万单位 |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解答 解:(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培养基中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因此据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此外,该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大多数微生物对青霉素敏感,因此从功能上来说,该培养基又属于选择培养基,能在此培养基繁殖的微生物对青霉素有抗体.
(2)培养基中碳源是C6H12O6(葡萄糖),氮源是NaNO3.
(3)在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过程中,平板划线法一般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稀释涂布平板法使用涂布器接种.
(4)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除了要去除葡萄糖,还应加入的物质是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过程中常用刚果红染色法.
故答案为:
(1)固体 对青霉素有抗体(意思相近即可)
(2)C6H12O6(葡萄糖) NaNO3
(3)接种环或涂布器
(4)纤维素(粉) 刚果红染色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制备过程;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④ | B. | ①⑤⑧ | C. | ②③ | D. | ⑤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B. |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正反交子代性状及比例相同 | |
C. | 两紫茎抗病性状植株正反交后代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 | |
D. | 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不可以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突变 | B. | 基因重组 | C. | 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