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酵母菌、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居民 | B. | 酵母菌、醋酸菌、醋酸菌、毛霉菌 | ||
C. | 酵母菌、醋酸菌、醋酸菌、曲霉菌 | D. | 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毛霉菌 |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
蛋白质$\stackrel{蛋白酶}{→}$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stackrel{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4、泡菜制作的原理: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解答 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2)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3)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能将糖源或酒精转变成醋酸;
(4)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是毛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和泡菜的制作,重点考查参与这些过程的微生物,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即可,属于考查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要学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 |
B. | 有丝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纺锤体的形成 | |
C. |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 |
D. | 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照50s后葡萄糖在纸上的位置和光照30s后的相同 | |
B. | 光照50s后葡萄糖在纸上的大小比光照30s后的大 | |
C. | 光照30s后若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则33s后纸上的C3面积会变小 | |
D. | 光照30s后产生的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来自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 |
B. | 目的基因成功导入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产生出人的生长激素 | |
C. |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 |
D. | 将完成导入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裂间期,在细胞中发生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B. | 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 | |
C. | 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 | |
D. | 若用DNA复制抑制剂处理,则分裂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儿子控制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相同的 | |
B. | 母亲控制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不同的 | |
C. | 父亲控制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相同的 | |
D. | 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褐眼的概率为$\frac{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一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的光、CO2、H2O、N2和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图中有 条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其主要作用是 .
(4)蛇属于第 营养级.
(5)次级消费者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