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层析液 | |
B. | 碳酸钙、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层析液 | |
C. | 二氧化硅、无水乙醇、碳酸钙、层析液 | |
D. | 碳酸钙、二氧化硅、层析液、无水乙醇 |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解答 解:①在研磨过程中,为了保护色素,需要加入少量的碳酸钙;
②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为了溶解各种色素,需要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
③为了研磨充分,需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
④由于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所以用层析液促使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间的显隐关系为完全显性 | |
B. | 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观察F2代样本数量足够多 | |
C. | F1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D. | 不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数量相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率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微生物培养技术 | B. | 同位素标记技术 | ||
C. | DNA分离提纯技术 | D. | 差速离心分离技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工诱变可以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 | |
B. | 红绿色盲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遗传病 | |
C. |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 | |
D. |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是通过信号肽的功能而附着到内质网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穿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切下信号肽的酶不会破坏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体现专一性
C.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将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运输到高尔基体
D.抗体、神经递质、激素、血红蛋白等物质的合成都有这样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保温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多余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编号 | 所加溶液 | 实验现象 |
C1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 透明圈直径较小 |
C2 | 稀盐酸 | 无透明圈 |
C3 | 稀碳酸钠溶液 | 无透明圈 |
C4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 | 透明圈直径很小 |
C5 |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 透明圈直径最大 |
C6 | 蒸馏水 | 无透明圈 |
A.C2、C3、C6中绿豆淀粉酶活性已经失去活性
B.C1和C2、C3、C6为对照组,C4、C5为实验组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5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蛋白质被水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水解只发生在细胞外,如消化道内
B.该过程中酶分子可发生可逆性形变
C.该过程为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合成ATP
D.可用单位时间内分解蛋白质的量代表酶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