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右图曲线分别表示大豆①与小麦②种子在萌

发过程中的某种变化,对变化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①种子的有机物重量,②种子的总糖量

  B.①种子的蛋白质重量,②种子中的叶绿素

  C.①胚的干重,②胚的干重

  D.①子叶的重量,②胚乳的鲜重

C


解析:

种子在萌发初期,任何种子的有机物重量都减少,而大豆种子是胚的子叶的有机物被消耗,小麦种子是胚乳(不是胚的成分)的有机物被消耗,所以①胚的干重减少,②胚的干重增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福建省永安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在A点时植物细胞会产生ATP的场所    
(2)如果该植物处于密闭的空间中,CO2 吸收速率也如图所示,则密闭空间中O2         点浓度最高。
(3)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①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② 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气孔开启程度          
Ⅱ.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右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体现内环境组成成分是                                。?
(2)左坐标图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           内的Gly释放出来。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           。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绍兴一中高三回头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学校新配置的数字实验室进行测定光合速率实验,设计了如下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通入了一定量的CO2,并放置了10片相同的玉米叶圆片,请据图回答:

⑴玉米叶圆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此时,叶绿体中的RUBP含量变化        (填“增加”或“减少”) 。

⑵实验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温度适宜、CO2充足的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若将叶圆片去掉一半,剩余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曲线将不同,a点的位置将              (填“左移”或“右移”)。

 

Ⅱ研究发现,pH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某同学在做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时,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7支等大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E、F、G;

第二步:向7支试管中加入2mL2%的过氧化氢溶液,心脏等量且适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然后分别用pH为4、5、6、7、8、9、10的缓冲液2mL调节A、B、C、D、E、F、G中的pH。

第三步,用量筒收集一定时间内7支试管所产生的氧气的量

第四步,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第五步,画出pH影响酶活性的关系曲线(酶活性的强弱可用产生氧气体积的多少表示)>问:

⑴该同学的实验步骤中,有一步有明显的错误,请问是哪一步,就如何改正?

 

 

⑵请画出用于绘制曲线的坐标系

 

 

 

⑶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强弱,除了用量筒收集,比较气体体积的大小外,还可以通过什么简便的方法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三检测三(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

    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在A点时植物细胞会产生ATP的场所    

(2)如果该植物处于密闭的空间中,CO2 吸收速率也如图所示,则密闭空间中O2          点浓度最高。

(3)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①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②  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气孔开启程度           

Ⅱ.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右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体现内环境组成成分是                                 。?

(2)左坐标图b点时膜两侧的电位是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触2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            内的Gly释放出来。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            。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湘潭市生物学竞赛试题高一卷 题型:综合题

(20分)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                                                     

理由: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

       (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右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 果

2008lx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 h

4 h

12 h

4000lx

(强光)

1 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 min

10 min

30 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③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