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三硝基丙酸(3-NP)是一种能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的有毒物质.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①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 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 (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图甲中物质①与结构②结合后,突触后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物质①,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经3-NP处理后物质①的含量会升高,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3)图乙中对照组小鼠应注射1mL(或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小鼠的数量至少需要3只,这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或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凋亡基因表达更活跃,这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增加最多的时段最可能是12~15h,其原因是3-NP在该时段内诱导凋亡基因表达(或合成P53)增速最快,神经细胞凋亡加速.

分析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的电位为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刺激时的电位为动作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2、分析题图: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①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②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图乙中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 3-NP的小鼠为实验组,随时间延长,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增加,不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 3-NP的小鼠为对照组,随时间延长,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保持不变.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知,图甲中的①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②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经3-NP处理后体,正常情况下,图甲中物质①与结构②结合后,突触后膜内的电位会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突触后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
(2)由题干“胆碱酯酶能够分解物质①,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因此经3-NP处理后会导致①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含量升高,并且①兴奋性经递神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不能被分解,而是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持续兴奋.
(3)由以上分析知,图乙实验组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为控制变量对照组小鼠应注射1mL(或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实验小鼠的数量至少需要3只,可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也能起到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等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凋亡基因表达更活跃,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分析图乙实验结果可知,在12~15 该段时间内,注射3-NP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增加最快,这说明3-NP在该时段内诱导凋亡基因表达(或合成P53)增速最快,神经细胞凋亡加速,该时段细胞凋亡的数目最多.
故答案为:
(1)由负变正
(2)升高   持续性兴奋
(3)1mL(或等量)生理盐水     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或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等)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12~15h   3-NP在该时段内诱导凋亡基因表达(或合成P53)增速最快,神经细胞凋亡加速

点评 本题结合突触的结构和注射3-NP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的总含量图,考查了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细胞凋亡、对照试验的设计的知识,考生分析题图和题干获取信息为解题的突破口,识记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桃城区校级二模)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恩格尔曼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B.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物理模型建构法
D.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台盼蓝染色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高中生物常见的概念模型,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自然选择种群基因库突变基因重组
B叶绿体基质[H]ATP
C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D抗原刺激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细胞中小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含有多种水解酶的小泡
B.高血糖刺激下,胰岛B细胞中包含胰岛素的小泡会与细胞膜融合
C.内质网膜可形成小泡,包裹蛋白质并转移到高尔基体
D.植物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所形成的小泡,将在末期聚集成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系谱图如图(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生育一个患甲病的男孩概率为$\frac{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体血糖浓度为80mg/dL~120mg/dL,下列激素中能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是(  )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D.生长素和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研究人员探究缺氧条件下北欧鲫鱼细胞呼吸特点,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②(填序号).
(2)缺氧条件下,动物体内乳酸积累通常会引起肌肉疲劳,影响正常生存.北欧鲫鱼可将乳酸运入肌细胞,最终转化为酒精,排出体外以适应缺氧环境.
(3)为验证北欧鲫鱼肌细胞呼吸特点,可将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取水样加入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振荡混合均匀,水样变成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叶片脱落前将在叶柄基部形成一个离层区(如图甲),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图丙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请回答.

(1)图丙中a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过程需要的工具是转运RNA.
(2)根据酶的专一性分析,酶X应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参与酶X合成和分泌过程,但不含核酸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与乙烯上述作用类似的植物激素是脱落酸.
(4)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小于或等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如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