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可用于污水净化,科研人员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后的小球藻净化污水中的N、P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研究中固定化小球藻采用的方法是物理吸附法
B. 实验中可用CaCl2浸泡凝胶珠使其形成稳定结构
C. 固定化小球藻可重复使用且可避免水体二次污染
D. 用海藻酸钠固定小球藻所需营养主要由海藻酸钠提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业水平检测模拟(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B. ATP中含有氮元素
C. 脱氧核糖中含有磷元素 D. 甲状腺激素中含有碘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有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医学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其合成、转化途径如图一所示。由于普通番茄合成的番茄红素易发生转化,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重组DNA(质粒三)能表达出双链RNA(发卡),番茄细胞可以识别侵入的双链RNA并将该双链RNA及具有相同序列的单链RNA一起降解,提高了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图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达出“发卡”的DNA片段实际上是两个反向连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由于“发卡”阻止了其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填“转录”或“翻译” )过程,所以提高了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2)为保证第二个目的基因片段反向连接,处理已开环质粒所用的两种限制酶是
_________和_______。
(3)科学家发现,培育成功的转基因番茄植株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有所下降,据图一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此问题,可以按照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在此表达出“发卡”的DNA片段前面加入只在果实中发挥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
(4)去磷酸化是去掉黏性末端最外侧游离的磷酸基团。对已开环的质粒二两端去磷酸化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其_____________________,该DNA分子仍可以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缺少___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的重组质粒,随后在细胞中被修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五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酵母菌培养液 | 有氧与无氧、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
C | 正确操作获得的叶绿体色素深绿色滤液 | 层析液 |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
D | 生长状况相同的多组葡萄枝条 | 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 | 插条的生根情况 |
E | 马蛔虫受精卵 | 永久装片等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1)上述五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和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B组实验能否达到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目的?_____________。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组实验所得结果发现,滤纸条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偏浅,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5)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观察发现,浓度为X与浓度为Y的2,4-D溶液作用的两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基本相同,已知X<Y,则浓度为Y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促进/抑制/无影响)。
(6)做E组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如下图视野图像,图中a~e细胞的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的细胞中,染色体呈紫色,可见,制作该装片时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 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C.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D.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017年4月三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和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揭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B. 欧文顿通过实验证明脂质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
C.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通过吸收CO2,释放O2更新空气
D. 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2月期初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是某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图甲表示酵母菌的结构;图乙是用血球计数板(规格是1 mm×1mm×0.1mm)观察未经稀释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图丙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某一时刻的状态;图丁是用目镜10×、物镜10×组合下看到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酵母菌可产生CO2的场所是②、③,产生酒精的场所是③
B. 据图乙计数可推测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有酵母菌(23/16)×400×104个
C. 据图丙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处溶液浓度大于B处溶液浓度
D. 若将物镜换为40×后,重新观察图丁视野可看到2个完整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中_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来说_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是它们的内环境。
(2) 液体②与①比较,明显减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
(3) 某些人接触花粉使结构A的通透性增大,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发的__________。
(4) 人体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通过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