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培育抗除草剂玉米的技术路线图,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用两种限制酶就可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
B. 过程②用Na+处理可提高转化成功率
C. 过程③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除草剂和物质K
D. 筛选得到的A是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答案】B
【解析】过程①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了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可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A正确;过程②是将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体内,用Ca2+处理可提高转化成功率,B错误;农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过程③的目的是筛选出成功导入除草剂抗性基因G的愈伤组织(即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表面残留有农杆菌的未转化愈伤组织和成功转化的愈伤组织都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G,都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但表面残留的农杆菌体内的报告基因不能表达,不会出现蓝色,而成功转化的愈伤组织细胞内含有的报告基因则能正确表达,进而出现蓝色,所以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其培养基中应加入除草剂和物质K,最终筛选得到的A是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C、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某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该基因PCR的两段引物(单链 DNA)。引物与该基因变性DNA(单链DNA)结合为双链DNA的过程称为复性。下图是两引物的Tm(引物熔解温度,即50%的引物与其互补序列形成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引物1和引物2不能有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B. 两引物分别是子链延伸的起点,并可以反复利用
C. 若两引物的脱氧核苷酸数相同,推测引物2的GC含量较高
D. 复性所需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碱基组成及其浓度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B. 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 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D. 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B. 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 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
D. 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白天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5℃左右
C. 若昼夜温度都维持在35℃,则该蔬菜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保持不变
D. 阴影部分表示蔬菜的有机物积累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在温室大棚内测得植物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D段、DE段分别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S2+S4
C.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大棚用红色或蓝紫色薄膜对提高棚内植物的产量最有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B.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过度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 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