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

(1)上述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2、11]细胞核;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4→3→7→5(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
(2)从甲细胞[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糖蛋白.此物质的存在体现了[5]结构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分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其中结构1为线粒体,结构2为细胞核;结构3为内质网;结构4为核糖体;结构5为细胞膜;结构6为中心体;结构7为高尔基体.
分析乙图: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其中结构8为内质网;结构9为线粒体;结构10为细胞质基质;结构11为细胞核;结构12为高尔基体

解答 解:(1)细胞核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即图中的2或11;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有浆细胞分泌,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即4→3→7→5.
(2)甲图5为细胞膜,从细胞膜上提取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说明该物质含有蛋白质,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含有还原糖.因此,该物质是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间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故答案为:
(1)2或11 细胞核  4→3→7→5 
(2)糖蛋白 进行信息交流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押题卷(二)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A.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杆类型

B.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后代可出现基因纯合个体

C.由于染色体变异,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

D.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F1中可产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分离

B.制作装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示人体干细胞有丝分裂中DNA含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丙示性腺细胞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甲知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

B.图乙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C.乙、丙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乙、丙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C.B和C的空间结构相同
D.在人体细胞中物质c共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5J/cm2•a. 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3.8%.
(3)从图中分析可知,肉食性动物仅获得部分植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原因有:
①植食性动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作用而消耗;
②部分植食性动物被贮存并输出(或未利用并输出);
③植食动物中还有少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在于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意思正确即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理由是是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改变.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农药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大陆与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两处种群之间产生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生殖隔离,形成新种C.”
(4)从图1 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从遗传多样性向物种多样性变化(或从遗传多样性向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并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如图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2)从实验结果看,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适宜的处理方法是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天
(3)鉴定四倍体草莓的方法之一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鉴定时一般不宜选用当代草莓的根尖作材料,原因是当代草莓植株的根细胞并没有经过诱导,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加倍,观察时,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4)最新研究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上的气孔有明显变化.科研人员取生长在同一位置、大小相近的二倍体和四倍体草莓叶片,观察并统计两种植株叶片气孔长、宽度和密度,得到表:
倍性气孔长度/μm气孔宽度/μm气孔密度/个•mm-2
二倍体22.819.4120.5
四倍体34.729.684.3
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比二倍体植株大,联系多倍体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四倍体植株气孔呈现上述特点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植株从外界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步骤图解,请据图回答:
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恢复正常的
生活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增大.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3)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包埋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4)观察形成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颜色过浅,说明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5)制备固定化酶不宜用包埋法,为什么?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