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 B. | 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加倍 | ||
C. | 纺锤体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 D. | 核膜的水解和染色单体形成 |
分析 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相关变化即可解答.
间期:染色体(DNA)复制、中心体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植物细胞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解答 解:A、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都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A错误;
B、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加倍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
C、纺锤体的出现发生有丝分裂前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C正确;
D、核膜的水解和染色单体形成都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相关物质或结构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并能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
B. |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 |
C. | 用R型活菌和S型菌的蛋白质注射小白鼠,小鼠体内会有S型活菌 | |
D.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多肽形成过程中至少需要4种tRNA | |
B. | 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和5 | |
C. |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
D. | 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 |
B. | F~H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C. | B点和H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 | |
D. | H~I段细胞中有可能含2个染色体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