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瓶号 | 光照 | 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水草 | 小鱼 | 河泥 |
A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表格中,光照、河泥为非生物成分;水草、藻类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和小鱼属于消费者;河泥中含有分解者.
解答 解:A、A瓶中缺少分解者,小鱼的粪便不能及时分解,A错误;
B、B瓶没有光照,即没有能量输入,不能长久维持,B错误;
C、C瓶中各成分齐全,稳定性最高,C正确;
D、D瓶中缺少水草,固定的能量少,稳定性不高,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成分、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生态瓶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分析各生态瓶时,要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各生物的比例等方面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天水校级期末)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G1期 | S期 | G2期 | M期 | |
A组(没加物质X) | 57 | 14 | 13 | 16 |
B组(加入物质X) | 17 | 12 | 11 | 60 |
A. | 在M期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中心体 | |
B. | 物质X最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中的G1期 | |
C. | 选取A组中某个细胞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 | |
D. | 如果B组实验后再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则M期的细胞比例可能大于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的蛋白质都是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 |
B. | 葡萄糖进入线粒体膜需要载体蛋白 | |
C. | 并非所有的生物体都含有生物膜系统 | |
D. | 蓝藻和酵母菌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锦州期末)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