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 ③人工合成(化学合成).
3、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解答 解:(1)在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情况下,可根据氨基酸和密码子的对应关系,推出合成该蛋白质的mRNA序列,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推出DNA的碱基序列,用DNA合成仪通过化学方法来合成目的基因.此外也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也可通过PCR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2)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同种限制酶将运载体目的基因切开,并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运载体上,从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直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可在叶片部分细胞中合成丙蛋白,该植株的种子和其他的营养器官均不含有重组质粒,所以不含有丙中蛋白质的基因.
故答案为:
(1)基因 基因文库 PCR
(2)限制 DNA连接酶
(3)不含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工具酶以及目的基因的检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防御特性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两种淋巴细胞表面都有能识别抗原的专一性受体
B.两种淋巴细胞的抗原专一性受体都能直接与任一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
C.B细胞活化后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使病原体失去致病力
D.病毒感染时,T细胞会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ef段 | |
B. | 异常配子形成的原因是de段染色体分离异常 | |
C. | cd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32条 | |
D. | 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T、t、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抑制 | |
B. | 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 |
C. |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 | |
D. | 乙烯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 |
B. | 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有属于内分泌系统 | |
C. | 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 |
D. | 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 B. |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 ||
C. | 赤霉素、脱落酸 | D. | 赤霉素、乙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 | |
B. | 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 | |
C. | 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 | |
D. | 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病毒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ATP | |
B. |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 | |
C. | 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模板都来自宿主细胞 | |
D. | 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生物体内是否含有该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