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白蛋白(HSA) 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为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____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有活性。与途径Ⅱ相比,选择途径Ⅰ获取rHSA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丁过程胚胎最佳时期是囊胚和原肠胚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C.若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应的病菌侵染棉花植株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真核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相通,但是当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膜(粗面内质网)连接到高尔基体膜上时,内质网膜常常失去核糖体,变成光滑的、无颗粒的膜(滑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极为相似。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进化的过程中,高尔基体可能是由内质网转变而来的
B.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更新
C.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较高,这与细胞膜的识别、运输功能相适应
D.生物膜结构和成分相似,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生物膜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 mRNA 的合成
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D.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但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
B. 磷脂分子只有亲水部分,没有亲脂部分
C. 需要蛋白质参与,物质才能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有可能是被动转运
D. 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体现了核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 | |
B. |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 | |
C. | 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 |
D. |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