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b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个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a、b、c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D.基因以一定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会引起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因此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变化.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进行自由组合,遵循连锁定律.
3、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

解答 解:A、a是基因,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b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B正确;
C、a、b、c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C错误;
D、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本质是DNA,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密码子的概念和位置,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研究发现,高等动物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网络,完成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看出,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急性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作用,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_________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这是应激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成为免疫调节中一条重要的负反馈调节通路。由此可以说明,在紧张、恐惧、焦虑、高度压力等刺激下,人体会因 患上癌症。

图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活性因子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__结合,激活周围感觉神经元,引起 内流,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相关神经中枢。

研究发现,某些传出神经元通过类似 的结构连接各类免疫细胞,神经中枢接受感觉神经元传递的信号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元的末梢释放出_________信号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

(4)综上,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__________________消灭进入人体的抗原以及人体产生的异常细胞,还可通过一定的过程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长问题.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
中的目的是减少内源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mm,你认为浓度为0.1mg/L时实验测得的数据偏差较大.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重复实验.
图3是玉米幼苗从图示状态开始随暗室同步匀速旋转,几天后仍停止于图示状态;图4是根和茎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5)图3中玉米幼苗的根和茎生长情况将是B.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6)如图3所示位置,茎的上侧和下侧情况分别与图4中的ED点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明显变短,说明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2)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 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b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原因可能是赤霉素降低了细胞壁上Ca2+的浓度.

(3)大麦种子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结构如图2所示,胚乳中贮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诱导大麦产生α-淀粉酶.
①研究人员用大麦种子做了如下实验:将形态大小相似的大麦种子分成4等份,分别作如下处理后培养.
实验分组培养物培养液检测α-淀粉酶活性
1去胚的大麦种子蒸馏水
2去胚的大麦种子蒸馏水+赤霉素
3去胚和糊粉层的大麦种子蒸馏水+赤霉素
4完整的大麦种子蒸馏水
由1、2、4组实验对照可以推出赤霉素的产生部位是大麦种子的胚.通过测定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分解产生的还原性糖含量的变化可检测α-淀粉酶活性.
②在研究赤霉素作用机理的实验中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此结果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通过促进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来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的过程
B.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D.人类的活动会改变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图为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图中编号中属于选择透性膜的是②④
B.将该细胞浸入清水当中,③中的紫色会越来越浅
C.将该细胞浸入低浓度蔗糖溶液中,液泡体积会增大,当其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用黑藻叶片细胞替代图中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叶绿体的存在会影响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28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3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18B.5、18C.5、17D.6、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香蕉.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获得抗病基因后,常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该技术需要的酶是Taq(热稳定的DNA聚合酶)酶.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图中所示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欲检测转基因香蕉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细胞发育的方向.
(4)香蕉的抗病性状主要存在野生的二倍体香蕉品种中,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三倍体香蕉体细胞与二倍体香蕉体细胞进行融合培育抗病香蕉,该技术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