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单侧光照射后都会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 | |
B. |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C. |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 |
D. |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才会出现极性运输 |
分析 1、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
2、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分布及功能
名称 | 合成部位 | 存在较多的部位 | 功能 |
生长素 |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
赤霉素 |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
细胞分裂素 | 主要是根尖 | 细胞分裂的部位 | 促进细胞分裂 |
脱落酸 | 根冠、萎蔫的叶片 |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乙烯 | 植物的各个部位 |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 促进果实成熟 |
解答 解:A、胚芽鞘的尖端才是感光部位,因此只有尖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才会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A错误;
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受到抑制,但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B错误;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C正确;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的照射无关,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及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影响因素;识记其他植物激素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的细胞是独立的且和其他细胞没什么关系 | |
B. |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
C. | 细胞中Cu、Zn、B、Ca等微量元素虽然很少,但是也非常重要 | |
D. | 细胞中的无机盐的含量仅次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
2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蔗糖溶液自由进出细胞壁 | B. | 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 | ||
C. | 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 | D. | 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 | |
B. | 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 | |
C. |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的性状 | |
D. | 能产生新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被染成绿色和红色 | |
B. |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 | |
C. | 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 |
D. | 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过程中用碘液检验,对照组不变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的染色体1、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 |
B. | 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A.a 和B.b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 |
C. | 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A.a 和D.d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 |
D. | 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丹东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家蚕斑纹的普通斑、素斑,B、b位于5号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家蚕体色的黑色和淡赤色,野生型雌家蚕偶尔变异成突变型1与突变型2两种突变家蚕,相关染色体及基因如下:
(1)突变型2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_染色体之间。
(2)基因相同的野生型雌雄家蚕交配,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普通斑家蚕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3)请简要写出区分图中野生型与突变型家蚕的最简单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