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体液调节为主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答 解:A、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A正确;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
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C正确;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表中所示是该同学配制的培养基成分:

成 分

含 量

成 分

含 量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0 g

(NH4)2SO4

1.0 g

琼脂

15.0 g

蒸馏水

定容到1 000 mL

(1)该培养基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 。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在微生物的培养中,一般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3)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目的菌,该培养基成分如何调整? ,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 。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图一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

(4)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题中两图是有关番茄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l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CO2 、[H]和ATP;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增强光照或不提供CO2;若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5层生物膜.
(2)图2中乙到丙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甲、乙、丙、丁四点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有乙和丙.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黄瓜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根据图3分析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气孔关闭,光合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可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兴奋受抑制,从而导致食欲降低(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Na+通道开放
B.瘦素与神经元B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C.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有关,与激素调节无关
D.只要有信号分子X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便可引起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c细胞不能(“不能”、“能”)进行增殖,其产生的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抗原 的特征,可以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细胞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2)c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细胞的名称为记忆细胞.
(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引起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免疫缺陷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位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它们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2)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草原中将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若人类大量捕杀狐狸,猫头鹰的数量将增加.停止捕杀后,狐狸的数量将遵循逻辑斯諦增长方式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平衡密度,即在环境容纳量(或K值)上下波动.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受精作用.
(3)甲图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为1:2的细胞是B,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4)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5)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3~4,此区间细胞中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是一种适应环境的保护色.这些条纹的出现是由斑马本身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的,而不同物种的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  )
①$\frac{(A+G)}{(T+C)}$的不同
②$\frac{(A+T)}{(G+C)}$的不同
③$\frac{(A+U)}{(G+C)}$的不同
④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⑤脱氧核酸的排列顺序
⑥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A.①⑤B.②⑥C.③④D.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