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据查Ⅰ-1 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

(2)Ⅰ-1 的基因型是_____,Ⅰ-2 能产生_____种卵细胞。

(3)Ⅱ-7 和Ⅱ-8 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

(4)若Ⅱ-7 和Ⅱ-8 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

【答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AaXBY 4 1/3 1/8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解析】

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个体基因型的判断与概率的计算等。

与遗传系谱图相关的题目中,通常设置以下几类问题即遗传病的遗传的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某个体的基因型以及相应的概率计算。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解答问题的顺序,通常要先要根据亲代与子代的性状表现先来断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与基因的遗传方式即判断相关的基因是否存在于染色体上以及哪种染色体上,然后再判断某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应的概率。若题目中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遗传病时,则要遵循“各个击破”与“化零为整”的原则--先将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作独立的研究,然后再将二者按题目的要求而合理的整合起来。

1)Ⅰ-1与Ⅰ-2正常,Ⅱ-7患甲病,无中生有为隐性。Ⅱ-7女儿患甲病,甲病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是这样,那她的父亲一定是有甲病的,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Ⅰ-1与Ⅰ-2正常,Ⅱ-6患乙病,所以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Ⅰ-2能产生4种卵细胞,分别是AXBAXbaXBaXb=1111,故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4

3)Ⅰ-3与Ⅰ-4正常,Ⅱ-10患甲病,说明Ⅰ-3的基因型为AaXBY,Ⅰ-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8的基因型为 1/3 AAXBY 2/3 AaXBY。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aa 2/3Aa结合才会患甲病,所以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 2/3 × 1/2 = 1/3

4)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则Ⅱ-7的基因型aaXBXb,Ⅱ-8的基因型为AaXBY。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几率是 1/2 ,不患甲病的几率是 1/2 。不患乙病男孩的几率是 1/2 × 1/2 = 1/4 ,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1/2 × 1/4 = 1/8

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棉花生长期间,农民会适时摘除顶芽,其目的是(

A.抑制生长素运输B.促进侧芽生长

C.抑制开花结果D.促进向光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
A.不应将加酶洗衣粉溶于沸水中使用
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
C.麦芽糖酶水解后产生许多氨基酸分子
D.酶能催化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________。发生超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________,使它的渗透压___________;当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时,[  ]____ 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以及淋巴循环受阻等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__而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受精卵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一种显性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
A.肌肉
B.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C.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的增殖
B.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数量越来越多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治蝗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即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吃干净,有效控制虫害。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1)甲图模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构建该模型时应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调节依赖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2)乙图中OA时间段,蝗虫每天增加3.5%,并呈“J”型曲线增长,假设最初有3000只,则第15天种群的数量为N15=_______________(只)。(只写出表达式,不必计算)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鸭是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_____

(4)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与利用单一农药进行的化学防治相比其优势在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实验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放在水浴锅中恒温处理

B. 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

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图A中的水浴温度,因此实验中图B水浴温度要保持恒定

D. 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