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将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B.孟德尔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C.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D.温特设置了一系列的对照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分析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解答 解: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均由细胞组成,将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A正确;
B、孟德尔用豌豆作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错误;
C、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和水,C错误;
D、温特设置了一系列的对照实验来证明植物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比较综合,考查必修教材中四个实验的相关内容,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作用下,甲状腺的活动加强.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或核内),其直接调节的是转录过程,最终产生的生物效应是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产热增加.
(2)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氏病患者体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
①引起Grave病的抗原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或TSH受体).这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了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由此判断桥本氏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分别是(  )
A.葡萄糖、淀粉B.糖原、葡萄糖C.糖原、纤维素D.糖原、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蓝藻细胞和酵母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叶绿体
C.酵母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线粒体
D.酵母菌细胞和蓝藻细胞都有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可以体现在(  )
A.动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在赤道板处向内凹陷
C.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赤道板直接形成新的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指mRNA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人工诱导产生的基因突变一定对生物生存有利
C.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较高
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结构示意图,a、b、c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B.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C.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D.c处细胞的内环境是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  )
A.有丝分裂后期B.受精卵发育过程中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3)含能量最多的是甲.
(4)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100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