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对运动神经的某一点进行有效刺激,会造成Na+(离子)内流,神经元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
(2)ɑ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同时兴奋也经过传出神经引起肌梭上的感受器再兴奋,从而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3)研究者发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然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并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如果某种药物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并刺激肌梭,若突触前膜神经元正常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和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必须的.
(4)牵张反射发生后,人体能感觉到身体的某种变化,这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部位)产生的.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肌梭是感受器,肌肉是效应器,还有传入神经和两种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元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要通过突触来传递兴奋,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经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属于正反馈调节.
(3)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如果某种药物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4)能产生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故答案为:
(1)Na+相反
(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正)反馈
(3)胞吐   兴奋或者抑制     正常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减少
(4)大脑皮层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以及基本方式,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脑的高级功能等知识点,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综合掌握,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刹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
(1)甲昆虫是植食性昆虫,乙昆虫是肉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为捕食关系,释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有抗药性,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没有抗药性.
(2)施药浅,该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绕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预测施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宁德沿海有大片的红树林因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不同程度的退化.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在红树林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
(4)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具有生长优势是通过生存斗争过程而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现让不同个体在规定时间内口服100g葡萄糖,葡萄糖进入体内后血糖浓度和相关激素水平将发生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l)胰岛素水平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这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
(2)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可促进加速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或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为糖原、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的过程,使血糖水平降低;当血糖水平降低到一定浓度时,又会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增加,进而调节相关代谢过程,使体内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3)糖尿病分为I型和II型.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部分胰岛B细胞受损,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量不显著增加降低(填“增加显著”、“增加不显著”或“下降”),血糖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血糖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综合上述分析,临床上可以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是I型糖尿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目前第二、三代病毒疫苗的研制是基于DNA重组技术而建立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代疫苗是以编码病毒抗原蛋白的RNA为模板,经逆转录酶酶的作用获得目的基因,再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要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应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转变为感受态;再将重组质粒和感受态细胞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3)第三代疫苗即“D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DNA注射到动物体内,该DNA可在生物体内翻译(转录和翻译/表达)出相应的抗原蛋白.
(4)对于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目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食物安全方面、生物安全方面和环境安全方面三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小型犬浣熊的数量多达数千只,目前还不属于濒临绝种的动物,但这并不代表该动物就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为估计已有42%的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被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如图是与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分析回答:
(1)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至少占有两个营养级.
(2)若a时人类开始逐步将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人类居住区,b时人类开始退耕还林,撤离小型犬浣熊的栖息地,则曲线可以表示小型犬浣熊所在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变化.c时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标志重捕法.
(3)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a~c时期处于增长阶段;若该曲线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差值,那么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微生物A可以生产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与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请回答:
(1)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萃取法(蒸馏/萃取)方法从菌体中提取.
(2)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与干热灭菌.
(3)为获得微生物B 的单菌落,应选用油脂作为碳源的固体(“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原因是只有在固体培养基上才会长出菌落;为确定此菌落为微生物B的菌落,可将适量的苏丹Ⅲ试剂加在平板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不出现橘黄色)现象时,则可判断为微生物B的菌落.
(4)为避免培养皿污染,需将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我省气候适宜,适合葡萄的生长,甜美的葡萄除供人们食用外,还可做成葡萄汁饮料和葡萄酒.人们常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生产葡萄酒,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在酿制葡萄酒时,加入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可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并使果汁澄清,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2)在酿制葡萄酒时,葡萄汁需要经过消毒灭菌.但有人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可是在制出的葡萄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检验酒精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酒精和重铬酸钾反应,显示灰绿色.
(3)为提高果酒的生产效率,做了对比实验.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甲发酵罐提供氧气的目的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实验结束时(12h),甲、乙两发酵罐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4:3.实验后检测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原料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可能的原因是酒精增多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
(4)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酶的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来源果胶酶的活性.
(5)工业生产中可用酵母菌发酵生产果胶酶,生产过程中需将发酵液中的果胶酶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其原理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分离出的果胶酶还需进行酶活性的测定,以单位时间内果汁的体积大小表示酶活性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至中国的女医学家屠呦呦获奖,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其提取物青蒿素对疟原虫具有强效的杀灭功能,药效几乎“立竿见影”.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黄花蒿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产者.调查寄生在黄花蒿体表某种昆虫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样方法.
(2)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传递.
(3)、青蒿大田栽培中,控制其有害动物数量是提高其产量的措施之一,在有害动物种群密度为小于$\frac{k}{2}$(等于$\frac{k}{2}$、大于$\frac{k}{2}$、小于$\frac{k}{2}$)时,有利于有害动物的防治.
(4)如图为该大田生态系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的含义分别是分解者的分解量、(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黄花蒿同化的能量中,不能被其它生物再度利用的能量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