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是某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乙细胞可存在于睾丸中
B.丙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1与2为同源染色体,3与4上成对的基因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D.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甲细胞内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又睾丸中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乙细胞可存在于睾丸中,A正确;
B、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
C、1与2、3与4都为同源染色体,其中3与4上成对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甲细胞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野生型果蝇都是红眼的,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红眼雌果蝇交配,F1都是红眼类型,再让子一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红眼的,而雄果蝇中既有红眼的又有白眼的,且各占一半.请分析回答:
(1)果蝇的这对形状中,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是红眼;
(2)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若让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概率是$\frac{1}{4}$,出现红眼雌果蝇的概率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抗原刺激下,浆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B.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的表现
C.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利马豆,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茄子属于茄科家族中的一员,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蔬菜.已知基因A、a决定果形,基因B、b决定果色,茄子果形有长形(AA)、卵圆形(Aa)和圆形(aa),果色有紫色(BB)、青色(Bb)、白色(bb).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决定果形和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长形紫色茄和圆形白色茄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9种表现型,其中长形白色茄的植株应占$\frac{1}{16}$.
(2)青枯病是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果形、果色的基因自由组合.现利用二倍体圆形白色易感青枯病纯合茄子和四倍体长形紫色抗青枯病纯合茄子,培育出纯合的二倍体圆形白色抗青枯病茄子.其培育的大体思路是:
第一步:种植四倍体长形紫色抗青枯病纯合茄子,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第二步:取上述单倍体与aabbtt(基因型)的茄子杂交,得到F1(AaBbTt).
第三步:种植F1,让其自交,从中选出表现型为圆形白色抗青枯病茄子,再让其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囊性纤维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CF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运输Cl-的膜蛋白的第508位氨基酸缺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F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B.CF基因突变的原因是mRNA缺失了一个密码子
C.该病体现了单个(对)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D.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病因,有助于找到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0
突变型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市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是脑干、脊髓、大脑皮层

B.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某人患呆小症,可能是幼年缺乏生长激素所致

D.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