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乙细胞可存在于睾丸中 | |
B. | 丙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
C. | 1与2为同源染色体,3与4上成对的基因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 |
D. |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甲细胞内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又睾丸中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乙细胞可存在于睾丸中,A正确;
B、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错误;
C、1与2、3与4都为同源染色体,其中3与4上成对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甲细胞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抗原刺激下,浆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 |
B. | 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的表现 | |
C. |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 | |
D.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 |
B. |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 |
C. |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 |
D. | 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种 | 分组 | 第7天 | 第14天 | 第21天 |
蝉大眼蝽 | 对照组 | 0.20 | 0.62 | 0.67 |
处理组 | 0.20 | 0.10 | 0.13 | |
豌豆蚜 | 对照组 | 2.00 | 4.00 | 2.90 |
处理组 | 2.00 | 8.70 | 22.90 | |
鳞翅目幼虫 | 对照组 | 1.00 | 1.31 | 0.82 |
处理组 | 1.13 | 2.19 | 2.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F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 |
B. | CF基因突变的原因是mRNA缺失了一个密码子 | |
C. | 该病体现了单个(对)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 |
D. | 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病因,有助于找到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枯草杆菌 | 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
野生型 | ![]() | 能 | 0 |
突变型 | ![]() | 不能 | 100 |
A. |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 |
B. |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 |
C. |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 |
D. |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市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是脑干、脊髓、大脑皮层
B.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某人患呆小症,可能是幼年缺乏生长激素所致
D.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