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霉菌
A.①⑦⑧B.①②⑥⑧C.①③④⑦D.①②⑥⑦⑧

分析 生物的分类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关于判断细菌: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杆”“球”“弧”“螺旋”等表示形态的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3)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4)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链霉菌除外),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蓝藻以外的藻类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解答 解:①蓝藻是原核生物,①正确;
②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
③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
④小球藻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④错误;
⑤水绵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
⑥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
⑦葡萄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
⑧链霉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⑧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属于识记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区分生物的类别,生物类别的区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本题的分析中给出了如何识记生物的分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按照人的意愿培育新的生物新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
A.诱变育种和转基因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C.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D.基因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造鼠源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生物工程)的范畴.图示该过程中,根据预期的嵌合抗体功能,设计嵌合抗体的结构,最终必须对基因进行操作.
(2)从鼠杂交瘤细胞中获得可变区的特定基因,然后与人的抗体恒定区基因连接,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重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需要从转基因鼠中分离、提取蛋白质,利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3)在鼠--人嵌合抗体进入人体内后,识别抗原的区域是可变区,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是恒定区;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对人体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和利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是同一种物质,数量相同,功能相同
B.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来源于丙酮酸和产物中的H2O
C.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
D.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完成分裂
B.借助显微镜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C.取材时可以选取诱导处理的洋葱根尖约0.5~1cm
D.制作装片的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Ⅱ(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CB.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不合理.应和对照组处理相同,应检测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是否明显增加.
(4)图中内容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果蝇的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卷翅和非卷翅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后胸正常卷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后胸异常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非卷翅个体占$\frac{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B.子代不会出现后胸正常非卷翅雌果蝇
C.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D.两对基因只能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