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l: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处理
情况
不做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处理过的带落叶的土壤
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cm深的土壤中
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
 
处理,尽可能排除
 
的作用.
(2)案例Ⅱ: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
 

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mL;从B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
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
 
,并进行
 
处理.
⑤观察各试管的
 
,记录实验结果.
(3)案例Ⅲ:探究土壤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以
 
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
 
 (试剂)加以鉴别.
考点: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专题:
分析:(1)案例1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变量时土壤微生物,所以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唯一的变量是土壤中是否有微生物,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把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2)案例2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变量也是否含有微生物,但是根据案例2中的实验步骤来看,消除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不是进行灭菌处理,而是加入等量的无菌水.让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淀粉水解后,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以后,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将斐林试剂还原成砖红色.
(3)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 解:(1)案例1中根据题目表格中的提示:对土壤进行处理的方式是灭菌,目的是排除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影响.
(2)A烧杯和B烧杯进行对照,目的也是排除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根据题目中加入等量的溶液,所以在B烧杯中应该加入等量的无菌水.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淀粉水解后,生成的糖具有还原性,能够将斐林试剂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而淀粉就不具有还原性,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反应时需进行水浴加热.
(3)刚果红可以和纤维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以后,红色复合物消失,会形成透明圈.
答案:(1)灭菌    土壤微生物
(2)30 mL(等量)蒸馏水(无菌水)     (等量的)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
(3)纤维素    刚果红
点评: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在设计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体现这两个原则,否则实验的结果就不具有说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菌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研究IAA(生长素)和GA(赤霉素)对植物茎伸长生长的作用,用豌豆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
(1)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TIBA(IAA抑制剂)和S-3307(GA抑制剂)处理豌豆黄化苗茎切段,测量结果如下:

①实验中
 
是对照组.
②图1中,浓度高(80和160mg?L-1)的TIBA对茎切段的伸长生长
 
作用;中等浓度(40mg?L-1)的TIBA对茎切段的伸长生长
 
作用;浓度低(10和20mg?L-1)的TIBA对茎切段的伸长生长
 
作用,这可能与TIBA本身有微弱的
 
(作用)有关.
③图1、图2两组实验均出现茎切段的伸长生长受抑制现象,表明IAA和GA
 

(2)植物体内的GA有GA1、GA2…等多种,已知GA1是由GA20转化而来的,转化过程如下:

有人发现,豌豆去顶后,茎杆中IAA的浓度
 
,无活性的GA20向有活性的GAl的转化也减少;由此推测IAA在
 
激素合成中起作用.
(3)为验证上述推测正确与否,做了如下实验:
将豌豆的茎切段浸入含有14C的GA20的培养液中,施加适宜浓度的IAA或不施加IAA,后者茎切段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含有14C的无活性GA29,而前者茎切段中则是含有14C的有活性GA1
①他们采用了
 
技术追踪GA20的转化途径.
②结果表明生长素具有
 
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生长素最终促进
 
酶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利用秸秆粉碎液可以生产燃料乙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玉米秸秆生产乙醇首先选用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等,然后进行发酵获得乙醇,反应式是
 

(2)具有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原因是
 
.为获取耐酸特性的酵母菌,可将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然后利用
 
培养基筛选出突变菌.
(3)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糖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为防止外来杂菌入侵,需要对培养基
 
,对操作空间
 

(4)为了探究最佳秸秆粉碎液浓度,设置梯度实验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可利用
 
法或
 
法测定酵母菌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为探究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某学生在涂布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依次放置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的圆纸片,并将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3天后,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

(1)图示实验的原理是
 

(2)图中浸无菌水圆纸片的作用是
 

(3)为使实验结果科学、可靠,并控制青霉素剂量,对圆纸片的要求是
 

(4)实验结果说明
 

(5)某小组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相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对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在图2中表示处理方案,并对处理加以注解.
 (6)上海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的主要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态系统中X、Y、Z表示包括生产者在内的三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2)据图可知,Z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多主要是取食
 
的结果.
(3)Y营养级中有两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减少,其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狗皮毛的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该遗传方式遵循基因
 
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
 
 

(3)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12号的基因型.第一步:让12号与
 
母狗交配;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子代
 
,则
 

②如果子代
 
,则
 

③如果子代
 
,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升高
B、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中都有水生成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需要保持恒定的无机盐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3
8
1
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
1
2
1
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