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零 | |
B. |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 | |
C. | 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
D. | 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 |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模型假设: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亲代),而且每代的增长率(λ)都保持不变,且世代间不重叠,该种群后代中第t代的数量为Nt.
(2)建立模型:Nt=N0λt
(3)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没有最大值);增长率不变.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
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②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frac{K}{2}$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frac{K}{2}$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frac{K}{2}$→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
解答 解:A、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零,A正确;
B、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B正确;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种群特征、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和J型曲线;识记生态农业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明确生态农业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Ab、Ab | B. | Aa、Bb、AB | C. | Ab、aB、ab | D. | Ab、aB、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 B. | 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 ||
C. | 乳酸菌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 D. | 酵母菌无细胞核,无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生态系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 |
B. | 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
C. | 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 |
B. | 人的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 | |
C. |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线粒体DNA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 |
D. | 蛙红细胞和硝化细菌的分裂过程都没有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 |
B. | 卡尔文发现卡尔文循环 | |
C. | 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 |
D. |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0 | |
B. | 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frac{{N}_{4}}{{N}_{2}}$×100% | |
C. | N5的去向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呼吸作用散失 | |
D. | 生产者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