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个H2O
D. 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6的基因型为aaXBY,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
C.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
D. 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制作了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如图),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实验员(甲)将标本取出,用电流计M连接在标本的神经纤维上,用电刺激a处,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且肌肉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处有________结构。实验员(甲)用电刺激a处,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________的偏转。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2)实验人员每次实验后,都要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待下一次实验时取出。推测任氏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兴奋在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在上述实验员(甲)的实验基础上,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的两类呼吸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③过程既产生[H],也消耗[H]
B. ③过程释放的能量比②过程多
C. ③过程需要大量O2参与
D. ②③过程进行的场所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水分等条件下,某实验小组所测得的甲、乙两种植株叶片C02吸收速率与C02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02浓度为B时,甲、乙植株真正光合速率相等
B. 若将甲、乙植株置于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甲植株先死亡
C. 只要有C02,植株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D. A点时,甲植株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结构只有①
B. 图中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①②③④⑤
C. 若②合成的是呼吸酶,则该酶在⑥中发挥作用
D. 若②合成的是染色体蛋白,则该蛋白会运送到①⑤⑥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别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____,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____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____。
(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CO2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了DNA分子中有一种i-Motif结构(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该结构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控制基因的开启和关闭)区域和端粒中。下列关于i-Motif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有影响B. 可作为抗癌药物设计的靶点
C. A和T、C和G的含量均相同D. 可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
C.降、升、升、升D.升、升、降、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