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体液一免疫调节 B. 神经一免疫调节
C. 神经一体液调节 D.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DNA复制
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D段
C. DE段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所致
D.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不符合该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______
。A.根的向地生长 B.茎的背地生长 C.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 ____________(乙/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丁曲线分析,________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__。
(4)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顺序为 d→c→a→e→b
B. d→a 过程所需原料由噬菌体和细菌共同提供
C. 35S标记组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不影响实验结果
D. 32P标记组所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均能检查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病原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机理如下图所示。
(1)据图可知,病原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多种。通过_______________将抗生素排出细胞外,降低胞内__________浓度而表现出抗性;通过对抗生素靶位点的修饰,使_________________而表现出抗性;通过__________使抗生素降解,失去功能。
(2)研究发现,由于抗生素的大量生产和滥用,导致人类肠道中病原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从进化的角度分析细菌耐药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抗生素在医疗以及养殖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中出现了大量抗性污染热点区,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的传播途径最终进入水体和土壤。请你提出两项对应抗生素耐药性蔓延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基因是DNA上任意一个片段
B. 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C. 图中所示的各个基因是同时并由同一个细胞完成表达的
D.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的关系,性状表现往往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