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且均含C、H、O、N元素 | |
B. | 核糖可作为原料参与合成RNA和ATP | |
C. | 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
D. | 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存在于氨基酸残基的R基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酸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都蕴含了遗传信息 | |
B. | 维生素D属于固醇,能促进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 |
C. | 斐林试剂含有Cu2+,在碱性条件下可被糖果还原成砖红色 | |
D. | 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验收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
A.昆虫的繁殖能力
B.食物的限制
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起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家属遗传病系谱图,其中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或b表示(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交叉互换),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甲、乙两病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Ⅲ7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Ⅲ8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起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是RNA水解酶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②图并不能反映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存活下来 | |
B. | b阶段存活细菌的抗药性均比a阶段细菌的抗药性强 | |
C. | 经过a→b阶段的人工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 |
D. | b阶段存活的细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在一起的产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