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正当中国各界激烈争论转基因水稻安全问题之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摘自20l0年4月<新世纪>周刊)
“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GATCC一.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 GATC-).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反转录法(逆转录合成),请再写出一种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图中c称作基因表达载体,它的构成除了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3)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I作为标记基因.
(4)过程d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且均含C、H、O、N元素
B.核糖可作为原料参与合成RNA和ATP
C.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存在于氨基酸残基的R基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细胞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都蕴含了遗传信息
B.维生素D属于固醇,能促进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C.斐林试剂含有Cu2+,在碱性条件下可被糖果还原成砖红色
D.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填“有”或“没有”)特异性.
(2)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研究发现,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分泌蛋白能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体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没有(填“有”或“没有”)信号序列.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验收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

A.昆虫的繁殖能力

B.食物的限制

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起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家属遗传病系谱图,其中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或b表示(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交叉互换),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C.甲、乙两病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Ⅲ7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Ⅲ8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第二学期起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是RNA水解酶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②图并不能反映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表示死亡的个体,a、b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存活下来
B.b阶段存活细菌的抗药性均比a阶段细菌的抗药性强
C.经过a→b阶段的人工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D.b阶段存活的细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在一起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