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三组:
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
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
(1)第一组F2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frac{3}{16}$,在矮秆抗锈病中能稳定遗传的占$\frac{1}{3}$.
(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单倍体育种,在培育得到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处理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第三组方法出现ddtt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基因突变来实现的.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
第一组: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第二组: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第三组: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答 解:(1)第一组DDTT×ddtt→F1(自交)→F2,F2出现矮秆抗锈病ddT_的几率是$\frac{1}{4}$×$\frac{3}{4}$=$\frac{3}{16}$,其中中能稳定遗传ddTT的几率是$\frac{1}{3}$.
(2)第二组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在育种过程中先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可育植株,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第三组对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获得矮杆抗锈病品种,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故答案是:
(1)$\frac{3}{16}$                  $\frac{1}{3}$
( 2 )  单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处理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突变

点评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Ⅰ-1与Ⅱ-2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C.Ⅱ-3的致病基因都来自于Ⅰ-2
D.若Ⅲ-4与Ⅲ-5近亲结婚,其子女中正常的概率只有$\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人类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属于隐性遗传病.
(2)Ⅰ1、Ⅱ2的基因型依次是Aa、Aa.
(3)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个体的几率为$\frac{3}{4}$.
(4)III2与一个杂合体结婚,生白化病男孩的几率为$\frac{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图二曲线AB段O2产生速率不增加的最可能原因是反应过程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y最可能代表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的产生是由于侧芽的细胞分裂素合成受到抑制
B.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两重性
C.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的方向无关
D.用赤霉素和乙烯处理扦插枝条能促进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B点达到最高值,限制反应速率增高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3)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产物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物质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无氧呼吸也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B.光合作用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瞬时增强光照会使三碳化合物减少
D.将S型菌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R型肺炎双球菌能转化成S型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阶段Ⅰ生成的NADP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Ⅲ的部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南瓜芽,三天后测得的胚轴伸长量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且“+”越多,激素浓度越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处理方法
(生长素量)
胚轴伸长量
(cm)

处理方法
(乙烯利量)
胚轴伸长量
(cm)
1-105-10
2生长素+206乙烯利+8
3生长素++257乙烯利++6
4生长素+++218乙烯利+++5
A.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C.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D.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只需处理1个南瓜芽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