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
第一组: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第二组: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第三组: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答 解:(1)第一组DDTT×ddtt→F1(自交)→F2,F2出现矮秆抗锈病ddT_的几率是$\frac{1}{4}$×$\frac{3}{4}$=$\frac{3}{16}$,其中中能稳定遗传ddTT的几率是$\frac{1}{3}$.
(2)第二组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在育种过程中先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可育植株,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第三组对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获得矮杆抗锈病品种,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故答案是:
(1)$\frac{3}{16}$ $\frac{1}{3}$
( 2 ) 单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处理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突变
点评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 | Ⅰ-1与Ⅱ-2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 |
C. | Ⅱ-3的致病基因都来自于Ⅰ-2 | |
D. | 若Ⅲ-4与Ⅲ-5近亲结婚,其子女中正常的概率只有$\frac{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顶端优势的产生是由于侧芽的细胞分裂素合成受到抑制 | |
B. | 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两重性 | |
C. |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的方向无关 | |
D. | 用赤霉素和乙烯处理扦插枝条能促进生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氧呼吸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无氧呼吸也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 |
B. | 光合作用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 |
C. | 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瞬时增强光照会使三碳化合物减少 | |
D. | 将S型菌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R型肺炎双球菌能转化成S型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
B. | 阶段Ⅰ生成的NADP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 |
C. | 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 |
D. | 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Ⅲ的部分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 别 | 处理方法 (生长素量) | 胚轴伸长量 (cm) | 组 别 | 处理方法 (乙烯利量) | 胚轴伸长量 (cm) |
1 | - | 10 | 5 | - | 10 |
2 | 生长素+ | 20 | 6 | 乙烯利+ | 8 |
3 | 生长素++ | 25 | 7 | 乙烯利++ | 6 |
4 | 生长素+++ | 21 | 8 | 乙烯利+++ | 5 |
A. |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
B. | 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 |
C. | 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 |
D. | 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只需处理1个南瓜芽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