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M和N,且M对N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研究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可能是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与性别相关联,雌雄差异在于杂合子,雄性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而雌性杂合子表现隐性性状)或伴X遗传。下列实验亲代材料均可视为纯合体。
(1)若为从性遗传,表现型为M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N的雄果蝇杂交,得;再让
雌雄果蝇随机交
配,所得中N性状的个体占 。
若为伴X遗传,表现型为N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M的雄果蝇杂交,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
雌雄果蝇再随机交配,
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
【答案】
(1) 1/2
(2)M雌:N雄=1:1 1/2
【解析】
(1)如果是从性遗传,在F1中都是杂合子,自由交配后得到的F2中雌雄各有1/4的N性状,但在雌性中的杂合子表现的也是隐性性状,所以F2中的N性状占1/8+1/8+2/8=1/2。
(2)如果为伴X遗传,表现型为隐性N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显性M的雄果蝇杂交,F1中雌性应都是显性M,雄性都是隐性N,雌雄比例为1:1,即M雌:N雄=1: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果蝇中雌性中有1/2隐性纯合子,有1/2杂合子,雄性中有1/2的显性性状和1/2的隐性性状,随机交配时雌性产生的有3/4的隐性配子,1/4的显性配子,雄性产生的有1/2Y,1/4的显性配子和1/4隐性配子,所以在F3中果蝇中纯合子占1/4*1/4+3/4*1/4=1/4,雌果蝇占1/2,所以在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 个体数 | ||
甲 | 乙 | 丙 | |
幼年期 | 600 | 400 | 200 |
成年期 | 400 | 400 | 400 |
老年期 | 200 | 400 | 600 |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 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 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 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B、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产生特定抗体
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材料:1865年,孟德尔发现,用圆形豌豆种子的植株与皱缩种子的植株杂交,子一代(F1)全部为圆形。F1自花授粉后,得到的子二代(F2)中有圆形和皱缩两种形状的种子。其中5474颗是圆形的,1850颗是皱缩的,两者之比是2.96:1。
分析上述研究豌豆种子形状的材料,回答:孟德尔提出了 定律,解释材料中的实验结果。若将F2植株全部自花授粉,可以预测未来收获的种子中,圆形和皱缩种子的比例约为 。若想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材料一中F1产生的花粉基因类型及比例,需要对表现型为 的植株进行去雄处理。
(二)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B、b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和 。
(2)亲本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丁的基因型是 。
(3)F1形成aB配子的概率为 。
(4)F2中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 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 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
D.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用含 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___________(“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___。
(3)图中___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_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②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____(“不”或“非常”)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红树林是广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湿地生态系统。它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多种鸟类觅食、繁殖的场所,也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等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其面积日益缩小。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里,有一种以植物为食的鸟群,若一年中,该鸟群所贮存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则该鸟群一年中呼吸消耗的总能量应等于这一年中该鸟群摄取的植物性食物的总能量减去 、减去 ,再减去 。
(2)①下图方框中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请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它们的名称:
a. ,b. ,c. ,d. 。
②成分d的生态作用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