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图1、图2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图3是图1中①的结构示意图,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动物(填“植物”或“动物”)细胞,该细胞中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若图2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⑥(填标号).
(3)葡萄糖进入成熟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若图1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氨基酸的运输方式为图3中的a(写字母).
(4)若图1代表人体内能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则该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图 3 中的D(写字母),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说明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如图所示曲线中与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符合的有AC.

(6)下列四种材料中,最适合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是B.
A.鸡的成熟红细胞       B.牛到成熟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洋葱根尖细胞.

分析 分析题图:图1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2含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3含有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糖蛋白,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
A曲线图中,物质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物质运输速率完全取决于浓度差,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B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跨膜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C曲线中的氧气浓度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说明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其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D曲线物质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运输方式属于内吞和外排、或主动运输.

解答 解:(1)图1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3)葡萄糖进入成熟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若图1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其吸收氨基酸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如图3中的a.
(4)白细胞吞噬病原体,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图 3 中的D糖蛋白,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氧气进入红细胞为自由扩散,如曲线AC.
(6)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最适合制备纯净的细胞膜,B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
(1)动物      核糖体  蛋白质
(2)⑥
(3)协助扩散     a
(4)D     (一定的)流动
(5)AC        
(6)B

点评 本题结合动物、植物细胞、生物膜结构图、物质浓度或O2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的曲线图,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的知识,考生识记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通过阅读题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如图生命活动中能量转移关系的图解,分析并填空回答:

(1)图解中过程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③是呼吸作用.
(2)过程④和⑥只发生在高等动物和人体的骨胳肌细胞中.在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以过程[④]来维持ATP的数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肉接头“处以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肌肉会收缩,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节约一张纸,增添一片绿”.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以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1)该技术需要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获得该菌的方法是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加入刚果红染料,筛选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其产生的分解纤维素的酶至少包括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在这三种酶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
(2)用获得的糖液发酵生产乙醇,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缺氧呈酸性条件下的发酵液中,该菌可以继续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微生物受到抑制.
(3)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BD(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人们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D.种群密度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变化的重要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査中,最适合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査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蝇蛆的种群密度D.调査水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frac{ATP+\frac{1}{2}ADP}{ATP+ADP+AMP}$,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
B.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细胞在吸收Mg2+时,能荷较低
D.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是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

B.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自身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C.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c或d

D.细胞a、b、c、d都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安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